穿成破城知县做开国女帝 第102节(2/3)
现身,真相为何,人们就都明白了。
她不相信,徐州的将士们知晓真相后,会不寒心。
他们不可能不担心,下一个被皇帝设计推上死路的就是他们。
这样的皇帝,将士们还会甘心为他卖命吗?
而太子残暴,把兄弟杀得一干二净,其中最小的那个才四岁,又是一个低位嫔妃所生,根本威胁不到他的地位,可是他也把这个弟弟杀了。
这样的太子,将士们敢为他卖命吗?
谢亦云对劝说边军倒戈很有信心。
“卫参军,你有几分把握劝下石校尉?”谢亦云问。
卫参军想了想,“他和我是在同一个村子,从小一起长大,情谊深厚,肯定会向着我,但他做事一向求稳妥,未必愿意冒这个险。”
几人脸上都露出失望,按卫参军所说,这人投向他们的可能不大。
卫参军话锋一转:“不过劝下他不难。”
“他与妻子恩爱,儿女也可爱,生活十分美满,因此很是惜命,时常担心自己战死,留下妻子儿女无人照顾。到时候他要是不想帮我们,你们就亮出兵刃,只吓唬他说,不答应就杀了他,保证他就答应了。”
“只要他答应下来,绝对不会中途变卦害我。”
众人:“……”
行吧。
按照计划,说服石校尉后,由石校尉协助,谢亦云和卫参军带一些兵士进到军营,再让石校尉把其他五个校尉约到一起,劝说他们改投阵营。
校尉们要是不从,就先把他们控制住,再想办法接收军队。
何涵担心:“县太爷进军营太危险,若是出了什么意外……”
何凯道:“要不让我和卫参军去。”
侄女要带兵,不能去,他去正好。
谢亦云摇头:“不用,我去。”
她相信自己能自保。
这次出来,她身边跟着两百个亲兵队的人,他们携带着火药,以及造出来的一百支枪,这是连何涵都不知道的。
何涵只知道那两百人是随身保护县太爷的,却不知道他们带着秘密武器。
有这样逆天的武器,谢亦云相信,即使出现什么意外,她也能杀出一条路,和何涵会合。
何况十之八九,事情会比较顺利。
根据她三堂兄的情报,留在大军里的有六个校尉,在这六个校尉里,只有两个是偏向易大将军的——乌校尉和柳校尉。
其余的四个校尉,只是听命于易大将军,和他的关系并不是十分亲近,所以易大将军去京城,不放心带上他们,把他们留在了徐州。
这使得策反边兵的难度大大降低,倒是便宜了谢亦云。
在这样好的情势下,她觉得,自己肯定能成功。
谢亦云如今威严愈重,她执意要去军营,别人也不敢多说。
只是何涵暗下决心,等县太爷走后,一定要万分警醒,时刻注意边兵的动静,一有不对,马上去接应县太爷。
谢亦云下令:“全军戒备,随时准备作战,看到信号,立即向军营发起冲击。”
众人答应:“是。”
他们的脸上都满是战意和自信。
虽然他们只有两万兵,而对方有十万,但并不是十万边兵都会来和他们交战。
经过他们的反复分析,六个校尉中,只有两个校尉的兵可能会和他们打起来,另外的四个,要么会帮助他们,要么会选择旁观。
所以最坏的
她不相信,徐州的将士们知晓真相后,会不寒心。
他们不可能不担心,下一个被皇帝设计推上死路的就是他们。
这样的皇帝,将士们还会甘心为他卖命吗?
而太子残暴,把兄弟杀得一干二净,其中最小的那个才四岁,又是一个低位嫔妃所生,根本威胁不到他的地位,可是他也把这个弟弟杀了。
这样的太子,将士们敢为他卖命吗?
谢亦云对劝说边军倒戈很有信心。
“卫参军,你有几分把握劝下石校尉?”谢亦云问。
卫参军想了想,“他和我是在同一个村子,从小一起长大,情谊深厚,肯定会向着我,但他做事一向求稳妥,未必愿意冒这个险。”
几人脸上都露出失望,按卫参军所说,这人投向他们的可能不大。
卫参军话锋一转:“不过劝下他不难。”
“他与妻子恩爱,儿女也可爱,生活十分美满,因此很是惜命,时常担心自己战死,留下妻子儿女无人照顾。到时候他要是不想帮我们,你们就亮出兵刃,只吓唬他说,不答应就杀了他,保证他就答应了。”
“只要他答应下来,绝对不会中途变卦害我。”
众人:“……”
行吧。
按照计划,说服石校尉后,由石校尉协助,谢亦云和卫参军带一些兵士进到军营,再让石校尉把其他五个校尉约到一起,劝说他们改投阵营。
校尉们要是不从,就先把他们控制住,再想办法接收军队。
何涵担心:“县太爷进军营太危险,若是出了什么意外……”
何凯道:“要不让我和卫参军去。”
侄女要带兵,不能去,他去正好。
谢亦云摇头:“不用,我去。”
她相信自己能自保。
这次出来,她身边跟着两百个亲兵队的人,他们携带着火药,以及造出来的一百支枪,这是连何涵都不知道的。
何涵只知道那两百人是随身保护县太爷的,却不知道他们带着秘密武器。
有这样逆天的武器,谢亦云相信,即使出现什么意外,她也能杀出一条路,和何涵会合。
何况十之八九,事情会比较顺利。
根据她三堂兄的情报,留在大军里的有六个校尉,在这六个校尉里,只有两个是偏向易大将军的——乌校尉和柳校尉。
其余的四个校尉,只是听命于易大将军,和他的关系并不是十分亲近,所以易大将军去京城,不放心带上他们,把他们留在了徐州。
这使得策反边兵的难度大大降低,倒是便宜了谢亦云。
在这样好的情势下,她觉得,自己肯定能成功。
谢亦云如今威严愈重,她执意要去军营,别人也不敢多说。
只是何涵暗下决心,等县太爷走后,一定要万分警醒,时刻注意边兵的动静,一有不对,马上去接应县太爷。
谢亦云下令:“全军戒备,随时准备作战,看到信号,立即向军营发起冲击。”
众人答应:“是。”
他们的脸上都满是战意和自信。
虽然他们只有两万兵,而对方有十万,但并不是十万边兵都会来和他们交战。
经过他们的反复分析,六个校尉中,只有两个校尉的兵可能会和他们打起来,另外的四个,要么会帮助他们,要么会选择旁观。
所以最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