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第1108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打交道,作为“小”的一方,更受“利害”影响,要慎重再慎重。

      很客观的现实,在二十一世纪,跨国公司可以随意无视小国抗议,但是对大国要有专门的“公关组”。当然,二十一世纪有人混淆这个概念,以“平等”“自由”的名义让小国挑战大国。甚至不惜以“军事安全”的名义,要对大国采用先发策略来所谓维系自身安全。

      东欧就体现了这种作为“小”对“大”的不慎重,肆意随着内部情绪而走所造成的灾难。

      回到眼下,垦拓会专门的招待组,带明廷使者先是乘坐巨大的蒸汽轮船对大员岛进行了环岛旅行。

      这批官员在靠近海岸线时,看到了繁华的码头,不由感慨这是一个世外桃源。而垦拓会则是有意无意透露:这么一块好的土地,却没有功名秀才,委实可惜了。

      文官微微一顿,领会到这是有“献土”之意。

      当然,那些锦衣卫们则是拿本子速记速写的。

      垦拓会早就意识到会有东厂蕃子们来记录的,于是乎提前把地图给他们,在地图上显示了鸡笼区的农田和道路,以及各个路标节点上指示牌。

      大明朝廷的钦差和锦衣卫们下了大轮船后,车站那边蒸汽列车,如同大水缸一样的蒸汽锅炉正在被烧开,冒着噗通噗通的白气流,管道上之间一个个压力指示表摇摆着,一个个操控杆正在对蒸汽压力进行调控,在车头锅炉煤矿燃烧时的提供滚滚动力下,这个一百石的黑铁怪兽凭着蛮力向前冲

      招待所人员对目瞪口呆的明使:此物虽然远比驮马要缓慢,但是可以拖曳万斗稻米。

      这个蒸汽车走的并非铁路,此时大员上钢铁产量还不足以铺设钢轨,且目前才几十万人,人口稀少,也没法训练出足够的铁路工人。

      两条轨道是“凸”起来的水泥轨,这种水泥轨用烤干的木头每隔五米打一个桩,在桩之间铺设竹筋骨,然后附着上水泥沙石,在转弯的地方辅贴砖体,来抗铁轮磨损。水泥轨道宽达三十厘米。承载力足够强。

      垦拓会统计了各种方式,无论是修建硬化水泥道路,还是铺设石子路和采用履带,都不够经济。

      眼下这辆八节车厢列车轰隆隆的开过来后,明使在车站看到奇特一幕。

      那些穿着麻布的普通居民拎着大包小包登上了后面经济车厢,其中不乏扛着羊、猪,鸡鸭的笼子。

      明使想要多看一眼,但是已经被请到了头等舱,这个单独车厢有八个桌椅。

      随着货车开动,沿途中看到了大片田野,相对江南地区的一块块田亩,这里是整齐划一的两百步一大块的田亩,这是方便土地管理的方案。

      目前大员岛上的土地还没有进行商品买卖,完全是由公司和当地该垦拓区的民众签订合约共同管理,即插秧,翻耕填土,收割,需要大型协作的工作由公司负责,按亩进行收费。至于日常打理则是交给民众。

      这是殖民体系的大种植园管理模式。

      如果土地如同江南那样被自然兼并,小农思想的地主们,几年就会悄悄挪动界碑,分界线的水渠和田埂都会变得乱七八糟。

      眼下大员岛上农田的分界线是一棵棵树,树挪死。故目前保持着笔直的规划,看起来相当赏心悦目。

      可在明使眼里,表情却越来越震撼,如此井田制,代表着官府一样的田亩管理。

      一位跟着来的举人拱手对上官低语道:这不是一般海商了,而是耕战制的势力。比起倭寇的几艘海船的袭扰,这里有聚集出数万战兵的能力。

      言下之意,朝廷对此要慎重,如果弄不好,就是比蒙古鞑靼还要麻烦。

      ……对海盗文明能听得懂的,只有坚船重炮,但对农耕文明能听得懂的,是井田制……

      车辆来到了鸡笼城,这座城里散发着一股焦煤味道。

      相对于外面井田田亩,这次才是真正核心。集合炼钢,制氨,三酸两碱,机械生产的重工业化城市。

      设计上相当紧凑,很多化工生产在产生废热(氨气转为硝酸)的同时,也会产生废渣废水,让每一分燃烧的煤矿尽可能产生更高效益的产值,并不仅仅是某一个生产线条先进,而是一整套设施如同人体一样串联出来,废热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