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 第72节(1/5)
杨审道:“这几日军械制做慢慢顺利,已经能够产兵器铠甲了。只是其他事情,大多只是起了个名字在那里,招些人认字,还没开始。”
“缺人哪!”王宵猎叹了口气。“现在诸事新兴,处处缺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开始一定要多请教师,自己编教材,教人识字。人只要识了字,想起事情来便会跟以前不一样,所谓开蒙吗。还有,现在这里不少读书人,也要组织起来,让他们编些识字人看的东西。”
杨审听了一怔,问道:“编什么东西?自古以来留下的典籍汗牛充栋,想看自然有书看。”
王宵猎微笑着摇了摇头:“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识了字,也不会去看那些典籍。除了用来赚钱的书,他们喜欢看的是志怪传奇,历史演义,一些风闻趣事。我听说这里也来了几个京城的说书人,他们以前说的话本,便是如此。你可以组织些读书人,把这些话本整理一番,印出来成书。”
杨审拱手称是。
一边的汪若海道:“制置,官方出书,如何能出那些?先秦、两汉、隋唐,多少名字文字?既然有读书人,官府又愿意出钱,可以把这些精编出来,印刷成书。”
王宵猎道:“这些书自然有。何必我们再编?以前朝廷编过的就有不少。只是,现在我们教会识字的人,多是不读典籍,只会读些伎术书而已。让他们看这些典籍,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但识了字,总要有书读才好。印些话本出来,正可以卖给他们。”
汪若海摇了摇头:“纸张制造不易,怎么能用在这上面?官府终究不是逐利的商人,不应当做这些才是。官府印书,还是要精挑细选,以正人心。”
王宵猎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官府印书又怎么了?同样是要赚钱的。而且只要思想健康向上,话本小说也是好读物。天下间大部分的人,哪怕读书识字,也没有兴趣读那些典籍。便如后世,大部分人都读书识字,但又有多少愿意读所谓的经典书籍呢?从小学就学马列主义,真正的马列经典又有几个人看?
不是说经典不重要,而是对现在的王宵猎来说,通俗读物更重要而已。
饮了碗茶,说了几句闲话。王宵猎道:“天色还早,我们到后边看看兵械制作。现在乱世,说到底这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从衙门后边出去,是一个大院子。一进院子,就听见乒乒乓乓的声音。院墙边的凉棚下,铁匠们正在忙碌。有的在制作刀剑,有的在制作各种各样的零件。
王宵猎道:“各州县的铁匠,大多数都在这里了。说实话,有些不妥,乡下百姓的农具就没有人修造了。我准备让这些人带徒弟,几个月后,大多数人就能够回家去了。”
闾勍道:“如何使得?你新招了那么多兵,正是需要军械的时候。我跟你说,老铁匠们的经验特别丰富,制出来的刀剑,不是新手可比的。”
王宵猎道:“不妨事。军中用的器械只有那么几种形制,一人做一道工序,就简单了。许多铁匠打了一辈子铁,他们能做的物事别人做不了,不需要在些浪费日子。”
闾勍见王宵猎不听,也不再劝,只能心中叹气。看来王宵猎还是太年轻,不知道厉害。或许在他眼里,这样做是爱惜百姓。却不知,军械不利,战场上是要死人的。
宋朝最大的工场都是官办的。如以前的开封府。一个是皇家的织造院,里面近万女工。还有一个就是造军械的地方,同样数千工匠。这样大规模的工场不是小作坊可比,产品制造都分成了许多工序,每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即可。但下面的小地方,就没有这种分工了。
王宵猎的想法,是把大规模制造的东西,都合理分成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工人只需要知道这道工序的知识即可。这样训练,比教徒弟可是容易多了。
看了一圈,闾勍道:“制置,我看你这里都是制作刀枪,怎么不见弓弩?”
王宵猎道:“弓弩制作费时费力。只是最近,我才从流民中找到几个开封府过来的弓匠,说清了制作过程。只是一时之间,难以置办完材料。是以旁边别设一院,让他们在那里准备。”
闾勍点头:“不错,弓弩制作可不容易。特别是军中所用,非是民间的弓可比。”
王宵猎本来是准备建个水力锻坊,只是这里地形不合适,正在别
“缺人哪!”王宵猎叹了口气。“现在诸事新兴,处处缺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开始一定要多请教师,自己编教材,教人识字。人只要识了字,想起事情来便会跟以前不一样,所谓开蒙吗。还有,现在这里不少读书人,也要组织起来,让他们编些识字人看的东西。”
杨审听了一怔,问道:“编什么东西?自古以来留下的典籍汗牛充栋,想看自然有书看。”
王宵猎微笑着摇了摇头:“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识了字,也不会去看那些典籍。除了用来赚钱的书,他们喜欢看的是志怪传奇,历史演义,一些风闻趣事。我听说这里也来了几个京城的说书人,他们以前说的话本,便是如此。你可以组织些读书人,把这些话本整理一番,印出来成书。”
杨审拱手称是。
一边的汪若海道:“制置,官方出书,如何能出那些?先秦、两汉、隋唐,多少名字文字?既然有读书人,官府又愿意出钱,可以把这些精编出来,印刷成书。”
王宵猎道:“这些书自然有。何必我们再编?以前朝廷编过的就有不少。只是,现在我们教会识字的人,多是不读典籍,只会读些伎术书而已。让他们看这些典籍,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但识了字,总要有书读才好。印些话本出来,正可以卖给他们。”
汪若海摇了摇头:“纸张制造不易,怎么能用在这上面?官府终究不是逐利的商人,不应当做这些才是。官府印书,还是要精挑细选,以正人心。”
王宵猎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官府印书又怎么了?同样是要赚钱的。而且只要思想健康向上,话本小说也是好读物。天下间大部分的人,哪怕读书识字,也没有兴趣读那些典籍。便如后世,大部分人都读书识字,但又有多少愿意读所谓的经典书籍呢?从小学就学马列主义,真正的马列经典又有几个人看?
不是说经典不重要,而是对现在的王宵猎来说,通俗读物更重要而已。
饮了碗茶,说了几句闲话。王宵猎道:“天色还早,我们到后边看看兵械制作。现在乱世,说到底这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从衙门后边出去,是一个大院子。一进院子,就听见乒乒乓乓的声音。院墙边的凉棚下,铁匠们正在忙碌。有的在制作刀剑,有的在制作各种各样的零件。
王宵猎道:“各州县的铁匠,大多数都在这里了。说实话,有些不妥,乡下百姓的农具就没有人修造了。我准备让这些人带徒弟,几个月后,大多数人就能够回家去了。”
闾勍道:“如何使得?你新招了那么多兵,正是需要军械的时候。我跟你说,老铁匠们的经验特别丰富,制出来的刀剑,不是新手可比的。”
王宵猎道:“不妨事。军中用的器械只有那么几种形制,一人做一道工序,就简单了。许多铁匠打了一辈子铁,他们能做的物事别人做不了,不需要在些浪费日子。”
闾勍见王宵猎不听,也不再劝,只能心中叹气。看来王宵猎还是太年轻,不知道厉害。或许在他眼里,这样做是爱惜百姓。却不知,军械不利,战场上是要死人的。
宋朝最大的工场都是官办的。如以前的开封府。一个是皇家的织造院,里面近万女工。还有一个就是造军械的地方,同样数千工匠。这样大规模的工场不是小作坊可比,产品制造都分成了许多工序,每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即可。但下面的小地方,就没有这种分工了。
王宵猎的想法,是把大规模制造的东西,都合理分成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工人只需要知道这道工序的知识即可。这样训练,比教徒弟可是容易多了。
看了一圈,闾勍道:“制置,我看你这里都是制作刀枪,怎么不见弓弩?”
王宵猎道:“弓弩制作费时费力。只是最近,我才从流民中找到几个开封府过来的弓匠,说清了制作过程。只是一时之间,难以置办完材料。是以旁边别设一院,让他们在那里准备。”
闾勍点头:“不错,弓弩制作可不容易。特别是军中所用,非是民间的弓可比。”
王宵猎本来是准备建个水力锻坊,只是这里地形不合适,正在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