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 第185节(4/4)
处?今日无事,大家听听。”
杨寿道:“现在选的品种,依镇抚说法,算是肉役兼用的一种大型牛。公牛体高大约四尺三寸,母牛体高大约三尺八寸。成年公牛体重一千斤,成年母年约是八百斤。约在两岁的时候可供役使,只是不能做重活。五岁身体成长,之后可以一直役使十年。”
王宵猎道:“牛大多如此。不过听其身高体重,确实是少见的大牛。做活如何?”
杨寿道:“若是成年牛,一天可犁田三亩。若是用大阉牛,一天可犁五亩之多。拉一千斤货物,日行六十里,并不劳累。这样的牛,以前的牛可远远比不上。”
王宵猎想了想道:“一天犁田三亩,速度还是慢了一些。一户三十亩地,就要十天。”
杨寿道:“足够快了。我们查过附近农户,一户用一头牛,耕田足够。而且还可以用其向家里运送收获的粮食,不知道方便了多少。”
王宵猎道:“我们的要求就是一户一头牛,最好再有一头驴或骡,能够耕种所有的土地。这周围我看种稻的不多,一户要三十亩地以上,做的活可是不少。”
杨寿道:“附近的农户,多是一季种麦,再种一季豆。有时候是黄豆,有时候是豌豆或者黑豆。这两年都是用黄豆榨油,还能做豆腐,种黄豆的较多。与其他作物相比,豆秸是好饲料。用来喂牛,可以少喂许多精料。这里牛养得好,与此有关。”
豆科植物有固氮的根瘤菌,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是很好的换季作物。邓州比较温暖,收了麦子之后生长的时间较长,黄豆的产量还可以。再向北,黄豆就产量可怜。
其实一户三十亩地,不可能全部种麦子或者稻。不管是出于轮作的目的,还是其他目的,总还会种其他作物,错开耕种收获季节。一户养一头牛,应该足够了。
这个时代人少地多,资源不十分紧缺。王宵猎理想的小康之家,是一户三四十亩地,人五口,养一头牛加一头驴。农活并不十分紧张,还可以做些其他事情赚钱,补贴家用。
第437章 放开牛禁
问了繁殖场的情况,见陈求道兴趣缺缺,王宵猎道:“参议,我们为政的人,就要了解这些。治下多少百姓,多少户是种地的,多少户做工的,又有多少户经商。一年收入多少,花销多少,生活过得怎么样。要想过得更好,他们缺什么,想什么。做官的人,就要想百姓所想,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
陈求道道:“若如此,岂不是一吏人?官员应该教百姓,淳风俗,不要尽是陷在这些小事里面。”
王宵猎笑了笑:“教百姓,淳风俗,话是不错。只是怎么教,风俗怎么变,有大学问。只有先了解了治下的百姓,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好。不了解,又怎么做事?”
陈求道道:“如何做,圣贤多有教导。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就是以书中道理治理。”
王宵猎转过头,看着旁边的绿树。池子里种了几棵莲花,莲叶亭亭玉立,有花苞冒出水面,上面停了只蜻蜓。有鱼儿来来去去,在莲叶间游荡。
过了一会,王宵猎才对陈求道道:“参议,本朝立国,偃武修文,以文治天下。到如今半壁江山沦丧,人民流离失所,天下满目疮痍。以圣贤道理治国,这国治得又如何呢?”
陈求道道:“金人悍勇,本朝又奸臣当道,致有此祸!正是奸臣不讲圣贤道理,才有今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杨寿道:“现在选的品种,依镇抚说法,算是肉役兼用的一种大型牛。公牛体高大约四尺三寸,母牛体高大约三尺八寸。成年公牛体重一千斤,成年母年约是八百斤。约在两岁的时候可供役使,只是不能做重活。五岁身体成长,之后可以一直役使十年。”
王宵猎道:“牛大多如此。不过听其身高体重,确实是少见的大牛。做活如何?”
杨寿道:“若是成年牛,一天可犁田三亩。若是用大阉牛,一天可犁五亩之多。拉一千斤货物,日行六十里,并不劳累。这样的牛,以前的牛可远远比不上。”
王宵猎想了想道:“一天犁田三亩,速度还是慢了一些。一户三十亩地,就要十天。”
杨寿道:“足够快了。我们查过附近农户,一户用一头牛,耕田足够。而且还可以用其向家里运送收获的粮食,不知道方便了多少。”
王宵猎道:“我们的要求就是一户一头牛,最好再有一头驴或骡,能够耕种所有的土地。这周围我看种稻的不多,一户要三十亩地以上,做的活可是不少。”
杨寿道:“附近的农户,多是一季种麦,再种一季豆。有时候是黄豆,有时候是豌豆或者黑豆。这两年都是用黄豆榨油,还能做豆腐,种黄豆的较多。与其他作物相比,豆秸是好饲料。用来喂牛,可以少喂许多精料。这里牛养得好,与此有关。”
豆科植物有固氮的根瘤菌,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是很好的换季作物。邓州比较温暖,收了麦子之后生长的时间较长,黄豆的产量还可以。再向北,黄豆就产量可怜。
其实一户三十亩地,不可能全部种麦子或者稻。不管是出于轮作的目的,还是其他目的,总还会种其他作物,错开耕种收获季节。一户养一头牛,应该足够了。
这个时代人少地多,资源不十分紧缺。王宵猎理想的小康之家,是一户三四十亩地,人五口,养一头牛加一头驴。农活并不十分紧张,还可以做些其他事情赚钱,补贴家用。
第437章 放开牛禁
问了繁殖场的情况,见陈求道兴趣缺缺,王宵猎道:“参议,我们为政的人,就要了解这些。治下多少百姓,多少户是种地的,多少户做工的,又有多少户经商。一年收入多少,花销多少,生活过得怎么样。要想过得更好,他们缺什么,想什么。做官的人,就要想百姓所想,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
陈求道道:“若如此,岂不是一吏人?官员应该教百姓,淳风俗,不要尽是陷在这些小事里面。”
王宵猎笑了笑:“教百姓,淳风俗,话是不错。只是怎么教,风俗怎么变,有大学问。只有先了解了治下的百姓,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好。不了解,又怎么做事?”
陈求道道:“如何做,圣贤多有教导。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就是以书中道理治理。”
王宵猎转过头,看着旁边的绿树。池子里种了几棵莲花,莲叶亭亭玉立,有花苞冒出水面,上面停了只蜻蜓。有鱼儿来来去去,在莲叶间游荡。
过了一会,王宵猎才对陈求道道:“参议,本朝立国,偃武修文,以文治天下。到如今半壁江山沦丧,人民流离失所,天下满目疮痍。以圣贤道理治国,这国治得又如何呢?”
陈求道道:“金人悍勇,本朝又奸臣当道,致有此祸!正是奸臣不讲圣贤道理,才有今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