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29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统计口径,把田赋、盐税、工商税等等各种各样的产出加一起,总计下来其实每年也有两千万两左右。

      当然了,如果纯粹只看收上来的白银,那就一年只有三四百万两。

      刘瑾、钱宁、江彬,还有魏彬他们,看看他们短短时间内收揽起来的家财有多少,就知道他们也算罪有应得。

      只是朱厚熜现在视角不同,他开始得考虑怎么通盘理顺眼前的问题。

      朱厚熜并不排斥文官提出的这个改革方向,但他们只有一句裁撤了事。

      裁撤了就能省钱省粮,然后呢?发到各边镇让上下的人去贪?边防能好吗?

      发到各省用作赈灾?朱厚熜想着如今的诸多赈灾都笑了。

      他看着这些奏疏:这就是大明的中枢,围绕在皇帝旁边的权力核心。

      都是些多么理所当然又粗糙的奏疏?

      因为江彬是坏的,曾反对过他的就一定是好的。

      因为有边患灾民,抄出来的钱四处一分就能解决问题。

      就连朱厚熜这个没做过官的都清楚,一项措施要落实,需要考虑到多少执行环节的事,他们就能这么习惯地侃侃而谈,指个方向就完了。

      是因为这样他们就这水平,还是权力的核心本就是这样?

      因为执行的环节得靠下面人,所以这里就只是分话语权、分钱。

      至于细节,皇帝你要懂那么多干什么?

      朱厚熜产生了“键政治国”的即视感,他明白错的一定不会是世界,错的应该是自己。

      还是太幼稚了,居然被几封奏疏里的内容轻易挑拨动了情绪。

      没什么比真正面对一些事情更能锻炼人,朱厚熜反思完毕,把情绪平复了下来。

      他要面对的,绝大多数就是一张口、一支笔的“键政大佬”。不同的是,他们真的懂现在的政治规则,他们的每个建议和决定也真的会影响到现实。

      所以他们不是不懂,只是不愿先把事情安排得更仔细,那样的话将来怎么有转圜余地?

      若是朱厚熜有什么想法,他们却一定会从各个角度与细节对朱厚熜的方案杠个飞起。

      魏彬他们的事就先到此为止了,反正他们后面还有差使。

      将来若还有事,又不是没有再办他们的法子。

      属于天子的冷酷目光回到了之前那些奏疏,朱厚熜继续给着自己的意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