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41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眼中的光。

      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正四品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两个正五品的礼部郎中……那么多的好缺!

      朱厚熜的目光看向了王琼:“王卿,吏部从速把部推拿出来。至于礼部右侍郎,诸事繁忙,先由袁卿在礼部着人暂署,随后再会推。六科言官,就照急选旧例,内阁推一份名单来吧,各一正一陪。”

      阳光倾洒在巍巍皇城,内外金水河中的水波都荡漾起来。

      水活了。

      第59章 都是戏骨

      天子对言官的态度,杨廷和挑不出毛病。

      又不是不广开言路,只是让他们奏事时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真凭实据再说。

      把“风闻奏事”定性为天子设立此官职用以鼓励的极端态度,这没问题。

      把“闻风而动”定性为言官身上一种不好的德行,这也说不上不对。

      听风就是雨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

      而随后针对这空出来的一大堆好缺,内阁、吏部、袁宗皋这个新进,都照顾到了。

      六科言官被贬的人最多,吏部掌握着最重要的三品以下六品以上官员的部推权,袁宗皋能在礼部选择一个“懂事”的随后拿掉礼部右侍郎的“暂署”二字。

      这一轮“陛下圣明”,毛澄就听不到了。

      “下一个议题,钱宁、江彬之案。罪行由三法司会审,至于其籍没家资的安排,陈金,你上了奏疏,你来说说为什么建议如此安排吧。”

      涉及到这千万两之巨的“横财”安排,六部九卿除了毛澄之外剩余的人全都参与了进来各抒己见。

      陈金是不是杨廷和的人?

      朱厚熜现在否认了这一点,他陈金被弹劾得也很惨。

      那么多钱发往诸边,这是往五军都督府管理者的边镇诸卫嘴里塞银子;其余用来发往各省赈灾等,那各省巡抚及巡按也都掌握着话语权,算是都察院自己内部的事。

      现在皇帝让他们商议这笔钱的处置,那就相当于推翻了陈金的处置方案,对杨廷和他们又是安抚。

      对此,杨廷和及王琼他们当然各有各的意见。

      而与此同时,杨廷和等几个阁臣还都记着皇帝昨日派人到内阁安排的事呢:清宁宫,整不整修?

      严嵩看了一眼皇帝,他现在变成了看热闹的眼神。

      看群臣争吵这么一大笔钱确实很有意思,各部都有自己的难处,五军都督府那边也替边镇叫屈,还提起重设三大营要用钱,说出口的数字却显得很势弱。

      皇帝不动神色,但眼神里有一丝失望。

      也仅仅是刹那,朱厚熜随后继续观察着这些人之间的关系。

      争着辩着,许多人很快发现了这场商议与以往相比的不同之处:这次内臣没有代表皇帝发表关于宫内用度方面的要求,六部也没有提。

      他们也终于领悟到了陈金这道奏疏的不妥之处:数以千万计的一笔“横财”啊,安排得那么粗暴也就罢了,怎么一点都没考虑到大行皇帝的山陵修建用度,新君马上就将临近的大婚用度,还有新的太后,新的适婚长公主嫁妆?

      说明白点:看皇帝年纪小,就不分他一点吗?

      见到群臣的眼神,朱厚熜却在许多人意料之外再次拍了板:“既然到处都要用钱,就都先把今年内需要开支的钱粮都列好条陈奏上来。怎么安排,届时朕到东角门与阁臣共议。这件事,七日之内都理清楚了。”

      又是内阁!

      当然了,各方呈上来的奏疏方案里,自己需要用多少,准备怎么安排银两具体使用在哪些方面而不是只说个总数,账目及后续清查该怎么确保使用到位了,这笔钱的责任负责人、主要经办人都怎么安排,都要写清楚。

      务实,大明这位新的天子就像个眼冒精光的老账房。

      王琼终于敏锐地意识到:陛下不怕谁吵着要用钱,但他既不肯随便答应别人的狮子大开口,也需要别人能拿出让旁人至少有章可循有例可证的复查方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