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78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何谓知之至,何谓诚其意,何谓正其心,何谓修其身,先贤已尽述。而致知在格物,何谓格物,则又是正心以上最首要、最难者。”

      他说到这里,嘴角有微微的笑意:“臣昔年为致知,于格物一关百思难解,曾格竹七日夜,一无所获。”

      朱厚熜终于感受到王守仁和其他大儒的不同:他是懂讲课的。

      杨廷和、石珤他们讲经时,举例子大多都是上古或前朝典故,没有像王守仁这样拿自身经历举例的。

      王守仁立刻又肃然起来:“《大学》言: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知本则知至,何为本?《大学》开篇又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致知在格物,物之本末、始终,又何者当厚,何时当薄,如何去格?”

      这段话朱厚熜听出一点味道来了。

      大意他是知道的,无非是说要注重事物在根本与旁支、在开始和终结之间的侧重、先后。

      《大学》里就是云里雾里地说知道什么是根本就能达到有智慧的状态。

      那事物的根本又是什么?

      没说了。

      回忆起王守仁之前说的:什么叫意诚、心正、身修,《大学》里都讲得明明白白,或者说朱熹这个理学大宗师已经解释得明明白白。

      但要达到意诚境界的致知呢?达到这个境界的象征就是知本,而方法途径就是格物。

      但关于怎么格物呢?

      没任何解释,就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触及到了理学与心学的根本分歧:大家的共同目标仍然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都认可修身是根本。

      但怎么修身呢?

      所以王守仁今天讲的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全都是以修身为本。

      “遥想昔年鹅湖之会,所以共参大道,便因教人之法。朱子曰致知格物只是一事,当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臣格竹七日夜,历事二十载,始终困在此关。博览群书,问道于先贤,终因教人之法重读此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没错,大名鼎鼎的鹅湖之会,朱熹和陆九渊这两个理学、心学巨头的辩论,就是源于怎么教人怎么修身。或者说从儒家经典推倒回去,究竟该怎么致知:获得智慧。

      因为儒家经典里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太简单、太模糊了啊。

      朱熹的解释是:格物和致知就是一体的,所以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王守仁却没提陆九渊怎么说的,仿佛是要经过审核的讲章不能提及心学观点。

      而这时他又拿他自己举例子,暗示着自己书看得也够多了、经历的事情和时间都够长了,但还是不知道怎么格物致知。

      现在终于点题,旁听的人倒是都好奇起来:难道他的观点藏在这句话里?

      “人人皆以修身为本,若有教人之法,则人人可致知,知本,知所先后,近于道。天子可近道,庶人亦可近道。故圣人有教无类,若人人得以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则家家皆齐、举国皆治、天下太平。既人人可近道,则教人之法亦当人人可学。致知虽难,当有直指方便之法。”

      他还在勾人。

      说他从这句话里悟出来的就是为什么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本,圣人也提倡有教无类,这说明人人都是可以近道、人人都有可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既然人人都有这种可能,那么修身的源头格物致知也应该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才对。

      太难的方法,你怎么可能做到让人人都学会?像朱熹说的那样泛观博览?你出钱买书给庶人看而且还先教他识字?你出钱请他到处去游历?

      朱厚熜暗呼厉害:他虽然没有明说理学不行,但就是通过逻辑指出了理学的不行。

     &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