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114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正在进行改变。

      首先是名字,由东缉事厂改为了内察事厂。其次,则是提督太监之外,这内厂也有了一个指挥使,正三品。张镗升了从三品的指挥同知,暂署指挥使。

      骆安并不知道国策会议是怎么通过这个改革的,但他从皇帝刚才对王佐说的话,和对他的这番叮嘱里,知道接下来就是陛下震慑住勋臣和地方、坐稳皇位的最后一步了。

      领命离开,骆安在出宫途中看到了去往武英殿传召勋戚们的太监。

      刚刚虚岁十六的陛下,在入京后真的是展露了远超过去王府中时的气度和谋略啊。

      他看得出来,王佐那个精明的家伙是真心诚意敬服异常并不辞劳苦的。

      两广一行,究竟有哪些事让王佐这个家伙心服口服?

      ……

      今日命妇入宫,冷暖炎凉过于明显。

      首先自然是要去表面地位更尊崇的仁寿宫拜见“昭圣慈寿皇太后”的,但这只是一个过场。

      随后,还活着的长公主们、勋戚的妻子们、朝廷重臣的妻子们则又乌泱泱地去往东边的清宁宫,拜见邵太后和蒋太后,还有两位正在等待封号的长公主。

      仁寿宫里,张太后却没那个兴致感慨什么,而是压抑着惊怒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今天早上皇帝照常过来问好时,多呆了一些时间。

      用了很多委婉的话,说了很多尊敬的保证,但只有一个目的:东南有人杀官,两广又有战事,西北又快到了入冬时北虏寇边的高发期,粮饷堪忧啊。

      属于仁寿宫的三处皇庄和几处官店皇店的干股,能不能先交出来?

      说得像是杨廷和苦苦相逼,但张太后哪还能说个不字?邵太妃变成了太皇太后,宫里论地位,她已经是老二啦!

      何况皇帝还说:康陵督造正在轧账,等结束后就能为寿宁侯、建昌候叙功,以别的形式再补偿这一番“为国解忧”的。

      “……母后。”庄肃皇后夏氏担忧地看着张太后。

      想起马上要到乾清宫“赴宴”的张氏兄弟,张太后收拾下来了情绪,勉强笑道:“怎么了?”

      夏氏欲言又止。

      忘了日精门之火吗?事已至此,为何不好好告诫一下寿宁侯、建昌候呢?

      陛下说国事艰难粮饷堪忧,捐献一二必能让龙颜大悦,此后安享富贵啊!

      她总觉得张太后的心事越来越重,似乎仍有不甘。

      可这些……还不是因为当年有过郑旺妖言案,还不是因为张氏兄弟过于跋扈,正德皇帝才与张太后情谊日渐淡薄,以至于后来都很少入宫宠幸后妃吗?

      结果一个子嗣都没留下,让她们二人如今得此结局。

      夏氏只记得,正德皇帝南巡回来病重后,张太后一次都没有去探视过。

      现在连她都不由得不怀疑一些东西。

      于是她也勉强笑道:“我扶您到御花园走动一下?”

      清宁宫中脂粉气爆表,贵妇们满脸堆笑恭敬地拍马屁、拉家常、等候摆宴入席。

      而乾清宫中,勋戚已经到齐,桌椅甚至摆到了乾清宫外的云台上。

      朱厚熜看着这乌泱泱一大群被国家供养着的人,想着其中八九成都已经是废物,但还是脸带微笑:“坐。”

      十月的正午虽不至于寒冷,但今天还是有点风。

      惴惴不安的许多人额上汗珠被这风一吹,清醒异常。

      非喜非节的,岂有好宴?

      第135章 南北勋戚,共听圣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