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269节(2/3)
; “一别数月,督台可好?”
崔元和张孚敬也只打了几天交道而已,但此刻仍旧热络地彼此寒暄着。
一个是勋戚之中孙交之外的头号人物,而且还是与军队有关的。
一个是新朝臣子当中风头最劲的人物之一,与严嵩齐名。
大家都是最铁的帝党,成色比杨廷和还高,毕竟能担任如今的职位全靠皇帝提拔信重。
于是很快就切入正题:“护卫军大营驻扎于城北,先让襄城伯暂时接管临清城防。御驾在北水门之外泊岸,就从镇定门入城吧。”
“但听参策安排,下官都已做好准备了。”
虽然崔元还有京山候的爵位,但参策这个称呼已经成为大明仅次于“阁老”的尊称。
大学士都是参策,勋戚却不是。
临清知州说完这句话之后看了一眼张孚敬,而后就说道:“下官已经将文庙一带都清扫整葺出来了,参策先去巡查一遍,看看还需添置些什么?”
“要的。”
崔元严肃地点头后,与张孚敬一起走在前头之后才小声问:“文庙?”
大明几乎每个府城、县城里都有文庙,因为各地都有府学、县学。
各地兴建文庙,比较大规模的应该是从唐朝开始,到了宋朝成为定制,而在大明朝开始后则几近成形。
文庙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祭祀孔子和先贤,而一般是庙学合一。文庙的官方身份均实际上都是官学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文庙的建筑规制在当地都是较高甚至最高的。
而地方文庙都是由地方官组织兴建的,各地文庙呈现的均是各自地域的建筑风格。学风鼎盛之地,文庙和官学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临清是什么地方?
张孚敬浅笑道:“临清文庙,可比城中任何一处地方都要雅致庄肃,也最为舒适。陛下为大成文宣先师隔代衣钵、新学宗师,行驾设于文庙岂非最好?此乃临清文庙之幸。黄公公,你说是吧?”
一同来打前哨的黄锦只微微一笑。
崔元觉得论莽,只怕满朝无人比得上这货。
皇帝现在有了新身份,驻跸文庙这件事,落在有些人心里只怕是会冒出一个词——鸠占鹊巢。
何况陛下还带着二妃一嫔呢。
不过……敦伦似乎也是人伦大典。
一行人入了城,到了文庙门口,崔元抬头看了看就叹道:“不愧是临清,这棂星门竟也建得这般阔气。”
棂星即灵星,为天上之天田星,用于文庙乃是推崇孔子可比上天,又因灵星“主得士”而和官学功能相合。
在规制上,也只有天坛、皇陵和文庙可建棂星门。其特点,就是三座共六柱的一组门。普通一点的地方,木柱、石柱再加点墙瓦妆饰罢了。而这临清文庙,建起了硕大的门屋牌坊。
进了门便是文庙前庭中标准的配置——泮池。每个文庙里都有这么一处所在,取自古礼“天子辟雍,诸侯泮宫。”一般而言,也就是挖个人工水池,池上有石跨桥。
修这桥也渐渐有了一个没摆在明面上的讲究。最开始是当地出了进士,就会添一座桥。后来科举越来越兴盛,进士也通货膨胀了,变成了出一个状元才添一座桥。
现在这临清文庙的泮池不仅大、古树盎然,两侧后添的桥也已经修得宛如园林中湖面上的回廊曲折。
张孚敬向他介绍着:“魁星阁、文昌阁。”
崔元看着他手指的两个方向,只见他笑着说:“登阁便可俯瞰全城,也便于禁卫守护,是也不是?”
“……茂恭所言甚是。”
“文庙畔的左右坊本就是官绅往来常居之所,临清文庙这前庭,也不知已经有多少高官大儒住过了。”张孚敬对他行了行礼,“旨意定下不到济南,临清这边也只有不到一月准备。陛下虽有旨万事从简,孙参策、黄公公还是要细细看看。哪些要添置的,定要速速吩咐下来。好在临清商贾辏集,货物骈填,要置办起来也快。”
&
崔元和张孚敬也只打了几天交道而已,但此刻仍旧热络地彼此寒暄着。
一个是勋戚之中孙交之外的头号人物,而且还是与军队有关的。
一个是新朝臣子当中风头最劲的人物之一,与严嵩齐名。
大家都是最铁的帝党,成色比杨廷和还高,毕竟能担任如今的职位全靠皇帝提拔信重。
于是很快就切入正题:“护卫军大营驻扎于城北,先让襄城伯暂时接管临清城防。御驾在北水门之外泊岸,就从镇定门入城吧。”
“但听参策安排,下官都已做好准备了。”
虽然崔元还有京山候的爵位,但参策这个称呼已经成为大明仅次于“阁老”的尊称。
大学士都是参策,勋戚却不是。
临清知州说完这句话之后看了一眼张孚敬,而后就说道:“下官已经将文庙一带都清扫整葺出来了,参策先去巡查一遍,看看还需添置些什么?”
“要的。”
崔元严肃地点头后,与张孚敬一起走在前头之后才小声问:“文庙?”
大明几乎每个府城、县城里都有文庙,因为各地都有府学、县学。
各地兴建文庙,比较大规模的应该是从唐朝开始,到了宋朝成为定制,而在大明朝开始后则几近成形。
文庙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祭祀孔子和先贤,而一般是庙学合一。文庙的官方身份均实际上都是官学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文庙的建筑规制在当地都是较高甚至最高的。
而地方文庙都是由地方官组织兴建的,各地文庙呈现的均是各自地域的建筑风格。学风鼎盛之地,文庙和官学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临清是什么地方?
张孚敬浅笑道:“临清文庙,可比城中任何一处地方都要雅致庄肃,也最为舒适。陛下为大成文宣先师隔代衣钵、新学宗师,行驾设于文庙岂非最好?此乃临清文庙之幸。黄公公,你说是吧?”
一同来打前哨的黄锦只微微一笑。
崔元觉得论莽,只怕满朝无人比得上这货。
皇帝现在有了新身份,驻跸文庙这件事,落在有些人心里只怕是会冒出一个词——鸠占鹊巢。
何况陛下还带着二妃一嫔呢。
不过……敦伦似乎也是人伦大典。
一行人入了城,到了文庙门口,崔元抬头看了看就叹道:“不愧是临清,这棂星门竟也建得这般阔气。”
棂星即灵星,为天上之天田星,用于文庙乃是推崇孔子可比上天,又因灵星“主得士”而和官学功能相合。
在规制上,也只有天坛、皇陵和文庙可建棂星门。其特点,就是三座共六柱的一组门。普通一点的地方,木柱、石柱再加点墙瓦妆饰罢了。而这临清文庙,建起了硕大的门屋牌坊。
进了门便是文庙前庭中标准的配置——泮池。每个文庙里都有这么一处所在,取自古礼“天子辟雍,诸侯泮宫。”一般而言,也就是挖个人工水池,池上有石跨桥。
修这桥也渐渐有了一个没摆在明面上的讲究。最开始是当地出了进士,就会添一座桥。后来科举越来越兴盛,进士也通货膨胀了,变成了出一个状元才添一座桥。
现在这临清文庙的泮池不仅大、古树盎然,两侧后添的桥也已经修得宛如园林中湖面上的回廊曲折。
张孚敬向他介绍着:“魁星阁、文昌阁。”
崔元看着他手指的两个方向,只见他笑着说:“登阁便可俯瞰全城,也便于禁卫守护,是也不是?”
“……茂恭所言甚是。”
“文庙畔的左右坊本就是官绅往来常居之所,临清文庙这前庭,也不知已经有多少高官大儒住过了。”张孚敬对他行了行礼,“旨意定下不到济南,临清这边也只有不到一月准备。陛下虽有旨万事从简,孙参策、黄公公还是要细细看看。哪些要添置的,定要速速吩咐下来。好在临清商贾辏集,货物骈填,要置办起来也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