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367节(3/3)
p;怪不得靖国武略科只通过了两人,定国安民科却有三人。
其实都是一正一陪在pk。
到了中午赐宴时,徐九思就又加戏了,离席叩拜:“陛下,食可果腹足矣!陛下有令天下百姓饱食之志,臣感佩涕零。如今天下官吏剧增,边患不绝。朝廷支用艰难,连御试策题都是财计。臣以为,君臣当以己身为表率,勤俭节约。这御宴过于豪奢,臣念及百姓疾苦,难以下咽。”
其他四个人呆呆地看着徐九思,然后一起看向皇帝。
朱厚熜表情复杂。
你大概真的该姓海。
“……卿言之有理,然今日乃是制科之礼,自有仪制。”朱厚熜也不想装模作样,“朕知你向来以勤、俭、忍自勉,既是赐宴,菜肴都已做好,换了岂非浪费?多吃一点,就当做朕代百姓犒赏你爱民如子。”
徐九思沉默了一会,而后又说:“臣斗胆,请一碟馒头腌菜足矣。一旦习惯美味佳肴,臣恐难制口腹之欲。”
“……既如此,便从卿所请。”
有道德标兵在场,其他四个人吃得也不自在。
朱厚熜觉得费宏他们这个榜样立得太离谱了些,能有几个人做到像他这样?
他朱厚熜做不到,也不太认同平常要做得这么极端。
而后下午奏对前,朱厚熜先是都看了看众人的策文。
其实都是重臣都参与商议过许多的课题,朱厚熜只是从中看看他们的格局和思维。
这五人当中,唐顺之和李默的优势都太明显。翁万达虽然本事不小,但毕竟去年才中进士,朝廷实务方面的经验还是要差一些。
至于徐九思,离其余四人更是在能力上有一点断档式的差距。
结果不会今天就宣布,朱厚熜在“面试”完他们之后就把费宏、王琼都喊了过来。
“那徐九思,卿等让其过了策试,后面准备怎么安排?”
费宏问道:“可是他哪里触犯了天威?”
朱厚熜笑了起来:“那倒不至于,只能过果然刚直。朕只是有些好奇,你们举荐此人,只怕已经有些安排了吧?”
王琼点了点头:“刚直不阿,不近人情,用好了便是一把宝剑。臣等已有商议,杨阁台在应天,还缺一个勇往无前之人。这徐九思,臣有意在制科后荐为应天巡按御史。”
“……那应天府还不鸡飞狗跳?”朱厚熜有点难以想象这徐九思去了那奢靡之地后疯狂上疏把南京上下官员弹劾个遍的情况,“南直隶只能文火慢炖。这徐九思……安排到工部吧。”
“工部?”王琼愣了一下。
“水至清则无鱼,吏治是总要一点油水润滑的。他作为榜样可以,但不能当真让他去科道,甚至不能当真主政一方,太认死理了。”朱厚熜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工部很快就会有许多大工程,这营造质量、采办支出、用工给银,让他去负责督造,那是能把规矩守好的。”
王琼不免看了看费宏。
但是目前有本事接到工部采买的,很多都是权贵之家。到时候认起死理来,真不会让这些事少了“润滑”,误了工期吗?
朱厚熜只说道:“将来治理黄淮、修筑驰道,总要有人爱惜工人、匠役。秦修长城、隋开运河,工役之苦后来惹出了什么?这些利在千秋的工程,没安排好就是这一代人的苦难。朝廷为这些事备下的银子,总不能让百姓届时吃了苦却拿不到应有的回报。”
“……陛下所虑甚是。”
“南京那破局之人,让桂萼去好了。”朱厚熜说道,“他是既有原则,又乐于刑名,还有分寸的,更不缺脾气。四川按察使升任应天府尹,正好。”
制科的小插曲结束,次日便是宣布结果。
靖国武略科魁首唐顺之,定国安民科魁首李默。
其实都是一正一陪在pk。
到了中午赐宴时,徐九思就又加戏了,离席叩拜:“陛下,食可果腹足矣!陛下有令天下百姓饱食之志,臣感佩涕零。如今天下官吏剧增,边患不绝。朝廷支用艰难,连御试策题都是财计。臣以为,君臣当以己身为表率,勤俭节约。这御宴过于豪奢,臣念及百姓疾苦,难以下咽。”
其他四个人呆呆地看着徐九思,然后一起看向皇帝。
朱厚熜表情复杂。
你大概真的该姓海。
“……卿言之有理,然今日乃是制科之礼,自有仪制。”朱厚熜也不想装模作样,“朕知你向来以勤、俭、忍自勉,既是赐宴,菜肴都已做好,换了岂非浪费?多吃一点,就当做朕代百姓犒赏你爱民如子。”
徐九思沉默了一会,而后又说:“臣斗胆,请一碟馒头腌菜足矣。一旦习惯美味佳肴,臣恐难制口腹之欲。”
“……既如此,便从卿所请。”
有道德标兵在场,其他四个人吃得也不自在。
朱厚熜觉得费宏他们这个榜样立得太离谱了些,能有几个人做到像他这样?
他朱厚熜做不到,也不太认同平常要做得这么极端。
而后下午奏对前,朱厚熜先是都看了看众人的策文。
其实都是重臣都参与商议过许多的课题,朱厚熜只是从中看看他们的格局和思维。
这五人当中,唐顺之和李默的优势都太明显。翁万达虽然本事不小,但毕竟去年才中进士,朝廷实务方面的经验还是要差一些。
至于徐九思,离其余四人更是在能力上有一点断档式的差距。
结果不会今天就宣布,朱厚熜在“面试”完他们之后就把费宏、王琼都喊了过来。
“那徐九思,卿等让其过了策试,后面准备怎么安排?”
费宏问道:“可是他哪里触犯了天威?”
朱厚熜笑了起来:“那倒不至于,只能过果然刚直。朕只是有些好奇,你们举荐此人,只怕已经有些安排了吧?”
王琼点了点头:“刚直不阿,不近人情,用好了便是一把宝剑。臣等已有商议,杨阁台在应天,还缺一个勇往无前之人。这徐九思,臣有意在制科后荐为应天巡按御史。”
“……那应天府还不鸡飞狗跳?”朱厚熜有点难以想象这徐九思去了那奢靡之地后疯狂上疏把南京上下官员弹劾个遍的情况,“南直隶只能文火慢炖。这徐九思……安排到工部吧。”
“工部?”王琼愣了一下。
“水至清则无鱼,吏治是总要一点油水润滑的。他作为榜样可以,但不能当真让他去科道,甚至不能当真主政一方,太认死理了。”朱厚熜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工部很快就会有许多大工程,这营造质量、采办支出、用工给银,让他去负责督造,那是能把规矩守好的。”
王琼不免看了看费宏。
但是目前有本事接到工部采买的,很多都是权贵之家。到时候认起死理来,真不会让这些事少了“润滑”,误了工期吗?
朱厚熜只说道:“将来治理黄淮、修筑驰道,总要有人爱惜工人、匠役。秦修长城、隋开运河,工役之苦后来惹出了什么?这些利在千秋的工程,没安排好就是这一代人的苦难。朝廷为这些事备下的银子,总不能让百姓届时吃了苦却拿不到应有的回报。”
“……陛下所虑甚是。”
“南京那破局之人,让桂萼去好了。”朱厚熜说道,“他是既有原则,又乐于刑名,还有分寸的,更不缺脾气。四川按察使升任应天府尹,正好。”
制科的小插曲结束,次日便是宣布结果。
靖国武略科魁首唐顺之,定国安民科魁首李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