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一鸣惊人(1/2)
李正一鸣惊人了。 钟睿此刻的心情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万念俱灰。 他从没遇到过这种对手,即便和自己的老班长、师傅侯军同场竞技,也从未产生过这种绝望的念头。 怎么那么快? 离谱的快! 钟睿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作为一个少尉,这是他从军七年来见过狙击打得最快的人之一。 如果硬要说以前打这个“人质营救”还有谁在他心里是最快的存在,那就是猎鹰里头一个叫做韩进的狙击手。 钟睿两年前和韩进在一次陆特与武特的混训里见过面,也交过手。 当时他被韩进精准而又快速的狙击惊艳到了。 陆特和武特由于任务性质上的不同,所以专精的方向也不同。 P的特战体系形成时间比较短,历史不算悠久,所以在体系上并未具备成熟的体系。 早年是从南疆战役中的各集团军侦察和大队演变过来,成立由军区管理的特种大队,再后来进入一段比较混乱的野蛮发展时期,军区有特种大队,集团军有侦察大队,甚至有些地方还存在特种作战团这种模式。 到了海军方面,他们有自己的陆战旅和自己的两栖侦察大队,后来还搞了自己的海军特种作战大队,也就是蛟龙。 海陆都有自己的特种部队和心头肉了空军当然不甘寂寞,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种大队,实际上就是最初的15军侦察大队,后来的雷神。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武警作为P序列里的特殊存在,从地方划归部队,又从部队划回地方,变来变去,从总部的机动总队到省支队,也都有自己的特战中队,也就是所谓的反恐中队。 当年的那段日子,是野蛮生长的日子,也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各军兵种和单位的特种部队都处于一种摸索前行又筚路蓝缕的阶段。 经费不足,那就牙缝里挤,没钱甚至要去和地方联欢搞表演搞培训挣点训练经费,装备靠磨,到上级那里磨,哭穷,拿到一点是一点。 没有专业的吉利服,用雨衣改,效果还不错。 没有好的狙击枪,85也改,改完了没弹,连大毛的7N1弹也没,就手工挑,拿着天平一颗颗称重量,选最平均最接近的弹药用。 后来情况好些了,就去军工企业定制,不行就找民企。 携行具不科学,兵去问大队长,咋办?大队长手一摊,我咋知道咋办,看着办! 好吧,看着办就看着办,大家自己找裁缝改,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当年庄严也过过这种日子,让他想起了一句话,在抗美援朝时期的前辈啥都想过了,就是没想过放弃,没想过投降。 这就是P的基因。 曾经的那段时期里,各军兵种之间的老特们平素不相往来,各玩各的,各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牛逼着,各自在参加自己兵种演习的时候在火车站集结时享受着别的兄弟部队那些穿戴着更落后装备的兄弟们投来的艳羡目光,一双作战靴,一副初代但并不科学堪称磨人的老式一体化携行具,一个迷彩行军背囊,一个战术包,还有87式迷彩服肩膀小口袋上那个如今看来土到掉渣的白色“特”字,那个唯一耀眼有区别的闪电利剑臂章,都是老特们骄傲的资本。….九十年代末开始,武特那边的装备改革,因为时代需要和西南的任务需要,编入了一些陆军的重武器,所以渐渐和老陆们有了交流。 也就是这之后,渐渐出现了像总部203之类的秘字头特种作战部队,当然,那些东西都处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是禁区,提都不能提。 再往后,就是全军大改编与合成化了。 先是军区特种大队委托集团军管理,再后来扩编成旅,之后再形成“百突”性质的精锐中的精锐。 在这段时期,P特战开始逐渐成型,老陆也不只盯着自己丛林那一亩三分地,也开始更注重海陆空三栖了,从以前的只是直升机跳跳伞和10公里武装泅渡,到后来的水下作战、反恐、大飞机特种跳伞,像庄严这种,当年去了T国水下特种作战学院学习,就是这种形势的需要。 这些当年想都不敢想也没想过的东西慢慢都上了,改变了以前只能跳陆航直升机的限制,只能跳八百到三千米的限制,只能滑降索降的限制,但在反恐狙击方面,那毕竟是武特传统强项,因此还真有不少值得陆特学习的东西。 钟睿当年遇到韩进的时候,第一次进行反恐狙击科目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发现原来还有这种狙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