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皇子后 第46节(1/3)
百姓们对当匠人并不排斥,或者说还比较愿意。
因为大雍建国之初,虽然也重农抑商且工匠的地位不高,但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层开始享乐,民间各种手艺人开始得到重用。
与此同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户们的地越来越少,生活也越来越差。
于是,在农户们眼中,各类工匠的生活可比他们好多了。他们也想要学点手艺,多条出路,只是不得其门而入。
想要学手艺,首先得拜师。
而拜师学艺,不光要给师父孝敬财物,还得为师父白打工数年,且师父还藏着掖着,不愿意尽数教会徒弟。
毕竟有句老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虽然现在大家被允许开荒获得田地,但家中人口多的,仍愿意分出一两个人去学门手艺。
多门手艺,多条路。
更别说,自从云舒来了西州之后,一直在修建西州新城,招工告示从未揭下过,给的报酬也很丰厚。
甚至,新的告示也贴了出来。
只要从职院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的学子,可以立即安排进入西州府下设的机构工作,待遇从优。
这下子百姓们再没有后顾之忧,花点钱将十多岁的毛孩子送过去学习,不仅能掌握多门手艺,还能直接安排后路,傻子才不去呢。
这么大的孩子,在家干农活,能干出什么来呀。
有了这般的想法后,百姓们恨不得现在就将人送到职院去。
百姓们是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花点钱学门手艺,就可以快速变现。
但萧谨行听完所有事后,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西州本来粮食就不够多,现在你又鼓励人去学手艺,若是形成风潮,以后种地的农户岂不是会越来越少?”
这一点云舒也考虑过,毕竟是农耕时代,历朝历代都以农为本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即使在现代社会,出现了那么多的工人,依旧还有大量农民的存在。
所以手艺人的出现,会使农户有所减少,但只要平衡住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可以同时发展的。
“农户种地发展农业,工匠制造发展工业手工业,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农业为本,工业促进农业发展,手工业改善生活质量。”
虽然很多词萧谨行是第一次听,但他还是沉思了片刻,最后还是抬头问道:“你确定能够平衡住两者的关系?”
云舒耸耸肩,“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萧谨行:“……”这也能试的吗?
云舒却道:“实践出真知。”
“好一个‘实践出真知’!”
边老已经与边老夫人说完话,这会儿虽眼眶还有些微红,但已经恢复了精神,他一进门就听到了云舒的话。
教室办公室中摆了几张办公桌,云舒与萧谨行各坐了一张。
边老一边给云舒行礼,一边道:“殿下所见,着实让老朽受益匪浅。”
“京都农户多,工匠多,甚至商贩也多,不能说鼓励了工匠,就一定会让农户少到无人种地。这其中的平衡,需要朝廷把控。到了西州,自然就是西州府的事。”
边老当过太傅,对于宏观调控以及政策倾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双方就西州府目前的形式探讨了一番,随后边老又汇报了一下学院这些天的课程情况。
“小学部的几位老师向老朽汇报过,那边的学生资质尚可,就是普通六七岁孩童开蒙的水平。中学部这边就……”
边老顿了顿把“愚钝不堪”几个字咽了回去,“还要多费些时日。”
云舒桌上刚巧就是之前他让那些学生交的心得感悟。
他伸手翻了翻,只见上面的字犹如狗爬,有些不会写的字甚至是用圆圈代替,还
因为大雍建国之初,虽然也重农抑商且工匠的地位不高,但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层开始享乐,民间各种手艺人开始得到重用。
与此同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户们的地越来越少,生活也越来越差。
于是,在农户们眼中,各类工匠的生活可比他们好多了。他们也想要学点手艺,多条出路,只是不得其门而入。
想要学手艺,首先得拜师。
而拜师学艺,不光要给师父孝敬财物,还得为师父白打工数年,且师父还藏着掖着,不愿意尽数教会徒弟。
毕竟有句老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虽然现在大家被允许开荒获得田地,但家中人口多的,仍愿意分出一两个人去学门手艺。
多门手艺,多条路。
更别说,自从云舒来了西州之后,一直在修建西州新城,招工告示从未揭下过,给的报酬也很丰厚。
甚至,新的告示也贴了出来。
只要从职院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的学子,可以立即安排进入西州府下设的机构工作,待遇从优。
这下子百姓们再没有后顾之忧,花点钱将十多岁的毛孩子送过去学习,不仅能掌握多门手艺,还能直接安排后路,傻子才不去呢。
这么大的孩子,在家干农活,能干出什么来呀。
有了这般的想法后,百姓们恨不得现在就将人送到职院去。
百姓们是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花点钱学门手艺,就可以快速变现。
但萧谨行听完所有事后,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西州本来粮食就不够多,现在你又鼓励人去学手艺,若是形成风潮,以后种地的农户岂不是会越来越少?”
这一点云舒也考虑过,毕竟是农耕时代,历朝历代都以农为本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即使在现代社会,出现了那么多的工人,依旧还有大量农民的存在。
所以手艺人的出现,会使农户有所减少,但只要平衡住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可以同时发展的。
“农户种地发展农业,工匠制造发展工业手工业,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农业为本,工业促进农业发展,手工业改善生活质量。”
虽然很多词萧谨行是第一次听,但他还是沉思了片刻,最后还是抬头问道:“你确定能够平衡住两者的关系?”
云舒耸耸肩,“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萧谨行:“……”这也能试的吗?
云舒却道:“实践出真知。”
“好一个‘实践出真知’!”
边老已经与边老夫人说完话,这会儿虽眼眶还有些微红,但已经恢复了精神,他一进门就听到了云舒的话。
教室办公室中摆了几张办公桌,云舒与萧谨行各坐了一张。
边老一边给云舒行礼,一边道:“殿下所见,着实让老朽受益匪浅。”
“京都农户多,工匠多,甚至商贩也多,不能说鼓励了工匠,就一定会让农户少到无人种地。这其中的平衡,需要朝廷把控。到了西州,自然就是西州府的事。”
边老当过太傅,对于宏观调控以及政策倾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双方就西州府目前的形式探讨了一番,随后边老又汇报了一下学院这些天的课程情况。
“小学部的几位老师向老朽汇报过,那边的学生资质尚可,就是普通六七岁孩童开蒙的水平。中学部这边就……”
边老顿了顿把“愚钝不堪”几个字咽了回去,“还要多费些时日。”
云舒桌上刚巧就是之前他让那些学生交的心得感悟。
他伸手翻了翻,只见上面的字犹如狗爬,有些不会写的字甚至是用圆圈代替,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