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583节(3/4)
甚至于他不想浪费太多的口舌在他身上。
至于勘合贸易,这是当初永乐皇帝定的,那会儿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为表诚意,命军队捣毁了许多倭寇的巢穴,并于永乐三年献俘20余人。
注意,他献的是日本人。
因为是朱棣要求的。
这是很没道理的事,但他们做了。
所以今天朱厚照要把勘合贸易这种不利于大明的交易方式改掉,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要讲出道理来,他还真的讲不出来,毕竟这玩意儿是他自己祖宗定的,还好并不需要讲。
勘合贸易之所以要叫勘合,便是因为明朝规定十年进行一次贸易,并以明朝发给的勘合进行检验。
但实际上,因为极度不平等的贸易原则,日本人从来没有遵守过十年一次的规定,高峰的时候甚至一年一次。
并且也从来不遵守对于使团人数规模的规定,往往都是成群结片的船只靠岸。
而且这些人的费用都由明朝支付,《明会典》记载,日本使者的菜谱是这样的:每十人羊、鹅、鸡各一只,酒二十五瓶、米五斗、面十二斤八两、果子一斗、烧饼二十个、糖饼二十个。
等到他们回去,返程费用还是明朝支付的。
这种贸易形势,谁会不来?
这种贸易形势,朱厚照又这么会允许?
如果是第三国、完全不熟悉的人过来仔细的看这种贸易方式,他都分不清楚谁是上国,谁是属国。
到了后来的嘉靖年间,还在宁波发生了著名的争贡之役,就是因为日本两方人马都说自己的勘合是真的,结果一言不合在宁波动刀真打了起来。
本质上,这是战国时代的日本缺少统一的代表,导致两方人马都想讨勘合贸易的便宜,最终酿成了严重的外交事件,日本人甚至沿途烧杀抢掠,还导致部分明朝将领战死。
这个事情朱厚照还是了解的。
所以不论是现实还是感情,他实在对这个二郎喜欢不起来。
所以呵斥他到一旁,也不给他再求情的机会。
从此以后,贸易就是贸易,你卖的有人买,拿石头换得到金子,那是你的本事,但朝廷官方不会再进行不平等的相互交换。
朱厚照比了个‘二’的手势,“朕接着要说第二点。大明与各国开展平等贸易以后,各国会有不少商人来到大明,朕会明发上谕,外国人在大明只要遵纪守法,那么理应受到官府的保护,若是作奸犯科,那朕也只能以大明律处之。这中间,是有差异的。比如说,他不是朕的子民,却辱骂朝廷,甚至辱及朕躬,如果这事发生在大明的地界,那朕必定降旨杀之。
同样,朕的子民在你们各国,也要遵纪守法。只要他们不违法,你们也要保护他们的安全,这个安全包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不要让朕听到某一个大明商人在当地被抢了却报官无门,更不要让朕听到,有大明的商人在海外死于非命。朕已经答应了朕的子民,不管他们身在何处,朕一定会保护他们。这就是你们在宁波看到的那些船的用处。”
皇帝拍拍手,视线掠过日本国、琉球国、朝鲜国、吕宋国等诸国使臣的脸,“朕话讲话,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这实际上并不是过分的要求。前提都说了,不违法嘛。
吕宋国使臣,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名为利荣,他问道:“大皇帝陛下,若是我国无法保证一次杀人事件都不出,不知能否得到大明的谅解。”
朱厚照笑着道:“出了恶性的事件,你们国王要亲自过问,亲自去查凶手是谁,查到了,最好能送到京师,这样朕好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若是时常发生恶性事件,你们确实无法维持安定,那么可以让你们国王修书一封,咱们既然友好相处,相互帮助也是应该的。朕可以派兵,帮助你们稳定局势。如果你们既不查案、也不修书求助,与此同时朕的子民总是在那里出问题,那你们是让朕没有退路了。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使臣也不傻的,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怎么能轻易相信?
“好了,还有不同意见吗?”
至于勘合贸易,这是当初永乐皇帝定的,那会儿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为表诚意,命军队捣毁了许多倭寇的巢穴,并于永乐三年献俘20余人。
注意,他献的是日本人。
因为是朱棣要求的。
这是很没道理的事,但他们做了。
所以今天朱厚照要把勘合贸易这种不利于大明的交易方式改掉,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要讲出道理来,他还真的讲不出来,毕竟这玩意儿是他自己祖宗定的,还好并不需要讲。
勘合贸易之所以要叫勘合,便是因为明朝规定十年进行一次贸易,并以明朝发给的勘合进行检验。
但实际上,因为极度不平等的贸易原则,日本人从来没有遵守过十年一次的规定,高峰的时候甚至一年一次。
并且也从来不遵守对于使团人数规模的规定,往往都是成群结片的船只靠岸。
而且这些人的费用都由明朝支付,《明会典》记载,日本使者的菜谱是这样的:每十人羊、鹅、鸡各一只,酒二十五瓶、米五斗、面十二斤八两、果子一斗、烧饼二十个、糖饼二十个。
等到他们回去,返程费用还是明朝支付的。
这种贸易形势,谁会不来?
这种贸易形势,朱厚照又这么会允许?
如果是第三国、完全不熟悉的人过来仔细的看这种贸易方式,他都分不清楚谁是上国,谁是属国。
到了后来的嘉靖年间,还在宁波发生了著名的争贡之役,就是因为日本两方人马都说自己的勘合是真的,结果一言不合在宁波动刀真打了起来。
本质上,这是战国时代的日本缺少统一的代表,导致两方人马都想讨勘合贸易的便宜,最终酿成了严重的外交事件,日本人甚至沿途烧杀抢掠,还导致部分明朝将领战死。
这个事情朱厚照还是了解的。
所以不论是现实还是感情,他实在对这个二郎喜欢不起来。
所以呵斥他到一旁,也不给他再求情的机会。
从此以后,贸易就是贸易,你卖的有人买,拿石头换得到金子,那是你的本事,但朝廷官方不会再进行不平等的相互交换。
朱厚照比了个‘二’的手势,“朕接着要说第二点。大明与各国开展平等贸易以后,各国会有不少商人来到大明,朕会明发上谕,外国人在大明只要遵纪守法,那么理应受到官府的保护,若是作奸犯科,那朕也只能以大明律处之。这中间,是有差异的。比如说,他不是朕的子民,却辱骂朝廷,甚至辱及朕躬,如果这事发生在大明的地界,那朕必定降旨杀之。
同样,朕的子民在你们各国,也要遵纪守法。只要他们不违法,你们也要保护他们的安全,这个安全包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不要让朕听到某一个大明商人在当地被抢了却报官无门,更不要让朕听到,有大明的商人在海外死于非命。朕已经答应了朕的子民,不管他们身在何处,朕一定会保护他们。这就是你们在宁波看到的那些船的用处。”
皇帝拍拍手,视线掠过日本国、琉球国、朝鲜国、吕宋国等诸国使臣的脸,“朕话讲话,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这实际上并不是过分的要求。前提都说了,不违法嘛。
吕宋国使臣,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名为利荣,他问道:“大皇帝陛下,若是我国无法保证一次杀人事件都不出,不知能否得到大明的谅解。”
朱厚照笑着道:“出了恶性的事件,你们国王要亲自过问,亲自去查凶手是谁,查到了,最好能送到京师,这样朕好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若是时常发生恶性事件,你们确实无法维持安定,那么可以让你们国王修书一封,咱们既然友好相处,相互帮助也是应该的。朕可以派兵,帮助你们稳定局势。如果你们既不查案、也不修书求助,与此同时朕的子民总是在那里出问题,那你们是让朕没有退路了。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使臣也不傻的,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怎么能轻易相信?
“好了,还有不同意见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