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783节(3/3)
sp;现在日子好了,取消人头税、再加医疗逐步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一定更加惊人。
当然了,自然条件好的岛屿,比如爪哇,这个朱厚照是已有布局了。
其实在宗主国与属国的大名份之下,那些地方就是大明的,只不过不是实际统治,现在这份协议只要落实,那在统治的进程上就是进了一大步。
现在主权概念就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以及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对内的最高权,上国的皇帝是直接干涉属国的国王承袭的,这还要怎么最高?
对外的独立权,有了这份协议以后,大明的利益就会是他们的利益。
至于自卫权,就是驻军嘛,共同防范侵略。
至少西方人再来的时候,要先把南洋给打一遍,否则印度洋到太平洋的路怎么能够通?
不用深入打仗、不用处处平叛、更不用负责那些属国的百姓。
而且更友好、文明的方式还会在当地培养一群明吹。
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
载壦自告奋勇,“父皇,眼下正值新年正月,本身也有招待诸国使臣的礼节性宴席,倒不如儿臣与大哥现在宴席上放出这个风声,试探诸国使臣的反应?”
朱厚照同意,这事情急了也没必要,还是慢慢办好才是真的。
“可以。你们就说如今海贸兴盛,但各国法律条文不够统一,制造了许多人为的障碍,朕有意牵头促进本区域的贸易发展,同时鉴于吕宋叛军之事,愿意派遣驻军对各国国王以及国家安全进行保护,驻军费用分别商量。”
末了,朱厚照又嘱咐一句,“此事非常重要,虽说咱们要文明,但也不可过于软弱,显得像是大明在求他们。若是他们的国王实在不同意的……”
他想了想,“朕会下旨宣召他来京师,朕与他亲自再解释一番。给足他这个面子。”
载垨和载壦两人憋笑不说话。
这样的说法讲出来,岂不是要把别人吓死?
其实朱厚照真的算好的了,当年永乐皇帝在的时候哪有这种好话给他们,对于倭寇的事他就是一句话,你不解决,我来帮你解决。最后日本是自己抓了人,然后送到大明来交由大明朝廷。
儒家文化中的中原正统在面对周遭时,也是君臣关系,不打你不是因为打不过你,是列为不征之国,你连让我打的价值都没有,毕竟不开化的地方有什么好打的?
第八百七十七章 白砂糖
在京师的东城,朝廷专门拆除了一条巷弄,随后在此为各国建造使臣驻京的专门场所。
从正德十二年以后,随着大明和各国的联系逐渐加强,而且不仅仅是陶瓷茶叶丝绸三大件,棉纺织品也异军突起。
毕竟属国就算没有大明富有,但再小的国家也有上层贵族。
有鉴于此,天子每年都会降旨同各国使臣举行宴会。
只不过他不会亲自去,而是派遣重要臣子作为代表。
最早的几年是郑国公、英国公、越国公等人轮流。
大部分的勋贵没有太过重要的事,朱厚照也不能让他们从年头闲到年尾,这种要用到他们身份的场合自然是不必客气。
到了这两年,随着皇子成年,他也会让自己的儿子出席。
总的来说,新年的使臣宴席肯定是合适的场合。
不过在条约的具体条款上,朱厚照还要和自己的大臣们商量商量。
当然了,自然条件好的岛屿,比如爪哇,这个朱厚照是已有布局了。
其实在宗主国与属国的大名份之下,那些地方就是大明的,只不过不是实际统治,现在这份协议只要落实,那在统治的进程上就是进了一大步。
现在主权概念就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以及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对内的最高权,上国的皇帝是直接干涉属国的国王承袭的,这还要怎么最高?
对外的独立权,有了这份协议以后,大明的利益就会是他们的利益。
至于自卫权,就是驻军嘛,共同防范侵略。
至少西方人再来的时候,要先把南洋给打一遍,否则印度洋到太平洋的路怎么能够通?
不用深入打仗、不用处处平叛、更不用负责那些属国的百姓。
而且更友好、文明的方式还会在当地培养一群明吹。
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
载壦自告奋勇,“父皇,眼下正值新年正月,本身也有招待诸国使臣的礼节性宴席,倒不如儿臣与大哥现在宴席上放出这个风声,试探诸国使臣的反应?”
朱厚照同意,这事情急了也没必要,还是慢慢办好才是真的。
“可以。你们就说如今海贸兴盛,但各国法律条文不够统一,制造了许多人为的障碍,朕有意牵头促进本区域的贸易发展,同时鉴于吕宋叛军之事,愿意派遣驻军对各国国王以及国家安全进行保护,驻军费用分别商量。”
末了,朱厚照又嘱咐一句,“此事非常重要,虽说咱们要文明,但也不可过于软弱,显得像是大明在求他们。若是他们的国王实在不同意的……”
他想了想,“朕会下旨宣召他来京师,朕与他亲自再解释一番。给足他这个面子。”
载垨和载壦两人憋笑不说话。
这样的说法讲出来,岂不是要把别人吓死?
其实朱厚照真的算好的了,当年永乐皇帝在的时候哪有这种好话给他们,对于倭寇的事他就是一句话,你不解决,我来帮你解决。最后日本是自己抓了人,然后送到大明来交由大明朝廷。
儒家文化中的中原正统在面对周遭时,也是君臣关系,不打你不是因为打不过你,是列为不征之国,你连让我打的价值都没有,毕竟不开化的地方有什么好打的?
第八百七十七章 白砂糖
在京师的东城,朝廷专门拆除了一条巷弄,随后在此为各国建造使臣驻京的专门场所。
从正德十二年以后,随着大明和各国的联系逐渐加强,而且不仅仅是陶瓷茶叶丝绸三大件,棉纺织品也异军突起。
毕竟属国就算没有大明富有,但再小的国家也有上层贵族。
有鉴于此,天子每年都会降旨同各国使臣举行宴会。
只不过他不会亲自去,而是派遣重要臣子作为代表。
最早的几年是郑国公、英国公、越国公等人轮流。
大部分的勋贵没有太过重要的事,朱厚照也不能让他们从年头闲到年尾,这种要用到他们身份的场合自然是不必客气。
到了这两年,随着皇子成年,他也会让自己的儿子出席。
总的来说,新年的使臣宴席肯定是合适的场合。
不过在条约的具体条款上,朱厚照还要和自己的大臣们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