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1/2)
这几个都是附近私塾先生推荐过来的,他们聪慧又勤勉,就是家里实在没钱,不仅交不起束脩,更没钱买笔墨。 介于他们确实聪明,林家把人收下来,学习花费也由林家出,算是免费资助。 但这种情况比较是少数,须得严格把关,不然林家有再大的家产,也支撑不起。 因此这十几年来,这样的孩子也不足十个,其中这一届是最多的,有三人。 他们都在族学上学,相互都认识,只是这段时间同吃同住,让关系更亲密一些。 苏叶算是外来的,此前甚至没见过,但她的身份,是林家嫡系,又是林家最出息的林如海长子,身份绝对不一般。 这般大的孩子,还没学会大人的谄媚和势利,又因为她的临时加入怀有警惕之心,因此没人主动上前说话。 这是正常的,这个时候考科举是比较麻烦的,光证明就需要秀才及以上有功名之人作保,然后需要五名考生互结。 一旦哪一个被查出问题,其他人有连带责任,要是被发现作弊,那完了,其余四人也会跟着遭殃,不仅这次考试的成绩会被取消,下一届也不能再考。 因此大家对于不认识的人,警惕是正常的。 苏叶为证明自己,一上来就用学识震慑住他们,先比诗,再斗文,用了一下午时间,让他们心服口服。 这就够了,剩下的交由林家族长安排,不需要她再操心。 林家举人秀才不少,光是为这些孩子作保,绰绰有余。 她来的比较晚,抵达五天后,就开始考试。 姑苏是文风昌盛之地,即便是童生试,考的人数也不少,大几千人。 这就不怪每次姑苏的县试都由别处调派主考官过来,主要是为了公平。 这次的主考官,林如海已经打听过了,是二十三年的进士,文采风流,写得一手锦绣文章。 在翰林院待了十几年,帮助皇帝起草文书,也没改华丽精巧的文风。 他也更偏好那种清新隽永的风格,尤其在写诗方面,最好清隽活泼,不落俗套。 县试的笔帖诗并不难,只要学过作诗,都能写上几首,几乎没什么难度。 就是刚入学的黛玉,也能按要求写出合适的来。 可难就难在,怎么写才能出新意,毕竟这类的题目都烂大街了,科举又举行了这么多年,你能想到的,早被别人写完了。 不功不过虽然好,可想要案首,就得有自己的特色,还得写得隽永,可谓难得。 苏叶当然不只是要考中,更想得到那案首,打出名号去,最好断层式碾压姑苏其他学子。 这样才有机会接触到更优秀的学子,进而从中选取一批得用的人才。 名声出去了,她之后游历,都能以互相学习为借口,找各地学子比试切磋,顺便结交,而他们也不能拒绝。 人都打上门了,但凡有点傲气的,怎会拒绝? 可要是她没名气,别人是不会搭理的。 苏叶稍微思考了一下,立刻想到了怎么破题,在脑中润色完,直接下笔。 她并没有打草稿,而是直接在卷子上作答。 写完也不再纠结,开始看下一题。 有了好的开头,后面就相当顺利了,包括最后的策略,于她而言,都是比较简单的题目。 县试也只能到这个难度,要是太难了,能考中的人就少了。 可也因为太简单,想要突出就必须自己给自己加难度,才能一骑绝尘,比其他人都好。 苏叶就是这么做的,虽然下笔没有丝毫犹豫,但在之前,已经在心里打了好几遍腹稿。 然而她过于淡定的表现,看在上面主考官眼里,就是下笔如有神。 本来就过于小的年纪,加上这副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模样,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不由走下来观察。 除了正在写的策论,其余苏叶已经完成,字迹工整清晰中带着几分洒脱不羁,完全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该有的水平。 这字都堪称书画家了,难为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笔力。 主考官不由满意颔首,初一看就很亮眼,再细看内容,不由大为惊奇。 写得实在太好了,妙不可言,表达生动且观点分明,层层递进直至结尾处点题,也是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