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8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先即便是最繁华的金陵城,正街上会有青石板铺地,或者青砖,倒是修得齐齐整整的,行走干净没有尘土。

    到了巷道,那些有钱人家附近,依旧是平坦的石板路,可普通人家,有些弄了石子铺路,下雨天不会变得泥泞。

    但大部分还是泥地,晴天尘土飞扬,下雨天泥泞不堪,出门别说鞋子,就连裤脚裙摆都落不了好。

    而泥土多意味着,出门一趟必定落得个灰头土脸的结果,头上身上干净不到哪里去。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水泥造价便宜,尤其实现量产后,越发便宜。

    金陵普通人家都可以买一些回去铺地面,这样家里的地不再是泥土了,变成干干净净的灰石板。

    有剩余的,还可以把门口的路面修一修,一个巷子里每家出一点钱,巷道也就修出来了,这下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弄脏了。

    而金陵的百姓不缺钱,至少住在城内的百姓,日子过的宽裕,尤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坊在金陵办起来,越多越多的人成为工人,家里收入增加了,生活成本下降了,攒的钱更多了,自然会拿来修缮房子。

    衣食住行,房子是硬资产,从古至今大多数人的梦想都是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舒适的房子。

    何况现在他们还能凭借房产挣钱呢,就更加不遗余力往好的改造。

    随着金陵城的工坊越来越多,招工人数直线上升,原城内人口已经不满足需求,开始向外扩张,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拖家带口来金陵找活干。

    大的工坊还好,雇主财大气粗,会提供食宿。

    可那些小工坊,掏不起这份额外的费用,工人只能自己想办法租房子住了。

    这让金陵城内的房产租赁前所未有繁荣起来,老百姓自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早就看到这种情况,纷纷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缮,隔出一两间来,好赚一份租房的钱。

    房子条件越好,位置优越,就能开更高的价格。

    因此像水泥这种既便宜,又能让地面变得平整干净的东西,就变得十分抢手。

    且要不是数量上去了,也是一笔成本,他们还真想用这个和红砖一起,建个二层楼住着试试,一定特别舒服。

    除此之外,改变最明显的就是人了。

    大楚人似乎天生对制服有着天然的喜爱和认同感,在工坊出现之前,着装不同,就代表了不同的身份。

    比如读书人穿长衫,小二穿着短打,一目了然。

    可现在这样的照样有,但更多了统一着装的人,这统一不再是款式,而是颜色都一模一样。

    就比如刚刚从苏叶面前走过的几个年轻姑娘,就穿着统一的青锻背心,用绿色腰带牢牢系着,裙摆只到小腿肚,下面是鸦青的裤子和鞋子。

    整体给人的感觉干净利落,非常适合做活。衣着和大户人家的丫鬟服饰有点相似,但有一个大大的不同点,就是衣服背面,都绣着xx工坊几个大字。

    这显然是某个工坊里的女工,衣服是工作制服。

    姑娘们穿着非常骄傲,大大方方把字样露出来叫人瞧,甚至还特意把头发拨弄在前面,就是想叫人看见的。

    她们当然骄傲了,进入工坊就代表能赚钱,和家里的兄弟一样,成为顶梁柱。

    且这样能赚钱的姑娘,找婆家可不要太容易,往往能找到更殷实的人家。

    她们大大方方说笑走过,时不时停下来在某个摊位买点吃的喝的,花儿粉儿之类的。

    周围也没人议论她们,都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

    当然习以为常了,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习惯了。

    他们现在想的,是怎么把家里的女儿也送去工坊做活,不行就送到女私塾去识得几个字,更容易进工坊些。

    像这样统一着装的还很多,这边几个小伙子,那边一堆小姑娘,就连路上跑过的童子,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衣服大差不差,这都是进学了的童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折腾吃穿住行,剩下的大事当然是送自家孩子上学。

    短短几年间,江南蒙童学院遍地开花,好似人人都有钱送得起学,也愿意送孩子上学认字。

    更甚者,女子蒙学院还不少,除了专门教女子认字的,还有教手艺的,比如裁剪,绣花,女大夫之类的专科学院。

    那些家里有盈余,又疼爱女儿的人家,就愿意把女儿送到这样的学院去,让她们掌握一门高深点的技术,将来即便成不了女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