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8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干就干。

    连安夏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她建议王工可以参考牡丹厂自动配棉机的思路。

    “米不一样,用的水量也不一样。正好跟配棉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工为了这句话,又去找农大借了可以检测大米含水量的仪器,琢磨出不同含水量的米的最佳配水量。

    这位理科生不关心什么东北的黑土,天津的小站,江南的香米,海南的三季稻……一切以数据说话。

    也算是理科生的浪漫。

    很快,他做出了一个雏形,自己很不满意:“这不能算人工智能,只能算定时装置。”

    他把设备搬到整个公司有动火资质的食堂层,闲着的食堂师傅们都围了过来,大厨背着双手:“哎呀,这个做出来,我们是不是都要没工作了?”

    王工的内心非常自信,认为设备取代人工是肯定的。

    就是没敢说,怕被打。

    两米高的设备,一米五是冰箱,五十厘米是灶台。

    定时装置时间一到,冰箱底部的挡板忽然打开。啪,掉出几块筒子骨,紧接着往里掉生姜和料酒,最后水管往里滋水。

    滋满一锅,开始煮。

    “然后,温度计检测到锅里的水温超过99度,就会自动切换到小火炖煮模式。”

    王工挺自豪,他连大气压强都算到了,以本市的海拔,水开的温度是99度,而不是100度。

    但是大厨们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复杂。

    其中一位问道:“你就这么从一开始加满水,然后煮下去?”

    “对啊。”

    连打杂的小工都偷偷笑了。

    “这个血沫子,都不处理一下的吗?”

    大厨终于看不下去了,本来他还担心自己会失业,心想如果王工会不会跟他要秘方什么的。

    现在看,完全是多虑了嘛。

    不仅是多虑,他甚至开始心疼起那几块筒子骨,多好的骨头啊,不应该受到这样的虐待。

    大厨指着水面浮起的暗褐色血沫:“做排骨汤,要先焯一下水,至少也要把血沫都撇掉,不然会影响味道。”

    王工越挫越勇,他又以牡丹厂的自动机械臂为基础,安在灶台旁边,根据水量和沸腾情况,时间到了,机械臂就伸到汤里去捞浮起的血沫。

    最初的梦想:精准通过判断血红蛋白的位置,完全捞干净。

    现在的梦想:筛网能从水面上走完一趟,不把露出水面的骨头捞走就算胜利。

    安夏去人工智能组开会的时候,都会看见他一脸愁苦地坐在工位上,桌上放着许多乱七八糟的资料。

    正经的工作他要完成,还要做他的自动烹饪机。

    越仔细研究,越发现自己缺得知识越多,王工查了许多资料,感到头疼。

    安夏建议他先不要贪多,就从能煮出不同的米饭开始。

    “煮饭是淀粉糊化的过程,做得好还是不好,是可以量化的,自动程序能做出达到大众审美标准的饭。

    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调整,做出偏软、偏硬的饭,煲仔饭的饭,跟潮汕粥的做法也不一样。”

    王工收束想法,把其他煲汤炖菜的支线都砍了,先从米饭开始下手,到处收集柴火灶、高压锅、电饭煲的不同效果。

    “这跟人工智能有关系吗?”王娇娇陪着安夏去了几次,感觉王工已经成为「煮饭仙人」,天天就在神叨叨地研究怎么煮饭。

    “关系不算太大,在我心中,人工智能是能根据菜的老嫩程度,自动调整炒菜时间,不过也算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要是做饭好吃,咱们可以卖电饭煲。”

    安夏支持员工在工作之余搞点发明创造。

    毕竟谁不想在干正事之余摸个鱼呢?

    面对必须写的作业和家务之间,显然扫扫地更有趣。

    反正就是不想干,多几个路径,让他们的摸鱼也摸得有价值。

    现在安夏最大的精力还是放在证券市场。

    五月份,股市但凡发一只新股,都万人哄抢,秒光。

    本来交易所问紫金能不能做出一个线上申购新股系统,避免出现在排队过程中出现的插队、打架等等种种乱象。

    安夏这边评估还没做完,那边又说不用做了。

    据说是许多领导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