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472节(3/3)
书保障。 后来这个东西就被用滥了,有事没事都得找对标。 无论是剧本、技术、数值设计、操作手法……必然要找一个对标。 有些公司丧心病狂到立项必须写出三个对标的同款产品,否则立项就不予通过。 导致很多人为了立项,而不得不写出四不像的东西来。 安夏自己就被迫写过「残酷浪漫风格的《三只小猪》,唏嘘哀愁的《天线宝宝》」……诸如此类的强行贴靠,寻找对标。 史上只有一位猛女,没进公司前就是百万粉丝的财务自由者,进公司完全是因为闲着也是闲着,公司要求她写对标,她说:我的项目独一无二,没有对标。 最后靠直属上司力挺,才勉强立项。 从头到尾,公司都不看好,甚至下令测试之后,项目就解散吧。 结果测试效果非常好,反而成为公司那段时间最亮眼的项目。 树理化觉得安夏未免过于大胆了,没有对标的业务,怎么保证它能达到公司的盈利目标。 就连当初最不被看好的人工智能,也是国外已经开始在研究了,大家都觉得此事可行。 “就算是写论文,也得要有参考文献的,什么都没有,我怕无法说服评估组。” “谁说了写论文一定要参考文献的,如果你有实际调查数据,证明你要做的东西确实是有一定的普适性,那就可以。” 这比要找个对标的东西还难,做市场调查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事情,不是在马路上随便拦人填填表的事情。 选择什么样的人群,选择什么样的人群,选择多少样本才能证明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树理化同志只是觉得多轴机器人一定能有广泛的应用。 至于还能延展多宽,没认真考虑过。 安夏没打算让他逃脱写报告:“别偷懒,做好前期调研,后面你才会知道你的设计方向应该往哪里努力。总不能是只为一个应用场景吧。” 根据安夏多年的经验,一个人忽然想搞出一个什么东西,一般是受了某种刺激。 运气好,这个刺激能引发整个行业的变革。 运气不好,它可能就只是一个小小的功能提升,类似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举手之劳的话无所谓,需要砸钱花时间的事情就不能如此草率了,这就是评估组存在的意义。 然而,树理化同志天生内向,按新时代的说法,他是一个在网上指点江山,现实里的重度社恐患者,在网上冲浪时与安夏相识,两人聊了许多,他对自动化机械一些想法让安夏决定把他捞进来。 紫金可以远程打字沟通工作的方式让他非常喜欢。 但是,项目立项评估会不可能通过远程。 有太多的东西要说,还有要展示的。 他看到人脸就紧张,安夏说过很多次。就算是理科生,也得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他就是改不了。 现在只能在项目组里随时抽取一个幸运的家伙,去评审会负责张嘴,说服一众刁钻古怪,要求多多,意见多多的评审们。 “树哥,你是知道我的,除了你,我看到其他部门的领导都腿肚子转筋,更别提开口说话了。” “树哥,你是知道我的,我一向思维发散。要是说着说着,完全说跑偏了,评审会一听,让我们组放弃这个项目,去搞新项目,那就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