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68节(1/3)
“干事创业,突破一道道难关,算不算爽剧?打破封锁成为国际一流,算不算爽剧?还有从小厂子起步,一步步成为行业支柱,算不算爽剧?” 高层叹道:“像咱们从农村到城市,一步步走到现在,放在咱们小时候,谁敢想象今天的生活?” 章力纯轻轻点了点头。 “只要是写得好的剧本,不管是什么题材,都会有观众喜欢,无非是人数多少而已。”高层道,“就放手让林济去写,咱们用不着为了收视率去模仿青蓝卫视。” 《后宫》和《静梧传》的高收视大江卫视自然是眼馋的,两部剧连破收视纪录后,大江卫视特意开过几次会,讨论这两部剧的优点与缺点。 在大江卫视看来,和林济合作很有必要,但没必要请林济写和《后宫》和《静梧传》相似的剧集,林济本身就能驾驭多种题材,对于自己的新剧本,林济心里必然是有成算的。 章力纯推门出去之后,高层忽然道:“我其实一直想拍部这样的剧,可惜没有编剧敢写。” 对于现在的观众而言,金融、律所、时尚和传媒似乎才是职场剧的主流,工厂和工业不算职场,只会让人联想到一个灰扑扑的年代。 …… 林济开始了自己勤勤恳恳的查资料之旅。 写剧本,尤其是现实向的剧本,最难的就是查资料,编剧毕竟不是全能。 有人认为,编剧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但在林济看来,逻辑更重要,比如他写创业的剧本,要有基础的逻辑在,还要有一个支撑故事发展的背景,这样观众才能有代入感。 马鑫也开始忙了。 林济写《静梧传》的时候他忙过一阵,《静梧传》播出期间他倒是挺轻松的,还带薪出去玩了几趟。 《静梧传》收视率高,林济奖金发得十分大方,卫视送他的礼品,有一半分给了马鑫。 他看林济的眼神像在看一座金山。 这样的老板到哪里去找? 现在马鑫不管是和卫视打交道,还是和剧组打交道,对方待他都相当客气,尤其前段时间他跑了一趟青蓝卫视,对方的热情他根本招架不住。 放在以前,二线卫视尚且态度傲慢,更不必说青蓝卫视这种一线卫视。 林济新剧本要查的资料有很多,范围很广,他不仅要书籍、影像资料,还要一些企业的发展历程的资料,这些内容网上大多搜不到,用林济的名义对方未必会给,马鑫除了去企业拜访外,也会积极用上大江卫视的资源。 事实上,这些企业的态度算不上热情,因为他们的产品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卫视帮忙打广告也没用,电视观众基本不是这些企业的消费群体。 林济只得再和大江卫视联系:“你们的剧,能卖到中东吗?” 大江卫视:“……” 这个问题有点为难。 在国内市场,大江卫视是公认的卫视老大,收视率吊打一众小弟们,可到了海外市场,大江卫视还真打不过青蓝卫视,青蓝卫视一年能有7、8部剧出海,《后宫》卖得就不错,大江卫视这边还看过新闻,说海外网友对剧中的麝香毒箭木很感兴趣,并好奇古代的妃子们是不是真的用这种方法害人。 大江卫视只能承诺,他们接下来会继续努力,争取开拓各国市场。 总而言之,林济最终还是要到了不少资料,加上科研院所那边会和重工企业合作,一些已突破壁垒的项目论文相对充足,真正动笔时,林济发现,剧本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难写。 在气温最低的1月,林济开始了新剧本的创作。 他把已有的资料分门别类,列好清单,日常工作是从这些资料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事关专业知识,许多方面林济其实也不太懂,这个时候他就想办法找专家问。 他可以很坦白地说一句,当初查《百归记》和《后宫》剧本所需要的资料时,他觉得自己能在古文学领域有所建树,现在不同,他改行了,他感觉自己可以去研究数控机床了——他装的。 ——他其实还是没弄懂人家的技术原理。 他不懂没关系,专家懂就行,等到新剧开拍了,他说什么也得薅几个专家过去。 林济没料到的是,他创作期间只找了大江卫视和重工业领域的专家,也和科研院所、大学联系过,可剧本刚写了开头,他居然被工业部门主动联系了。 对方找林济的想法很简单——他认真写剧本就行,技术上的问题,只要不涉及行业秘密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