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1/2)
当然,在朝中的除了孔琦,还有同为孔子第48代孙,下一代的孔氏族长、将世袭衍圣公的宣仪郎孔瑞。 换言之,现坐镇山东孔府的本代族长就是孔瑞的父亲,他为嫡长子,准族长。 孔琦则为孔瑞堂兄。 孔氏兄弟在朝中本就属于“打酱油”和混日子的存在,属于山东孔家在朝中的利益代言人,少有存在感。 堂兄孔琦在这个节骨眼上站了出来,显然是兄弟俩昨夜商定之事,孔瑞眸光一闪,却是静观其变。 宋时的衍圣公虽然品阶不高,但地位尊崇。 孔圣为天下读书人之师。 孔圣后人在士大夫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作为孔圣后裔,没有必要参与朝中争斗,这是孔家的原则。但孔家子弟为官者也不少。 “三孔”就是例证。 孔平仲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文臣,与二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章名世”,嘉祐、治平年间连续三科顺次登进士第,元祐初同入朝为官,声名卓著,时号“三孔”。 孔琦为孔圣嫡枝后裔,即便是皇帝赵佶都不得不给几分面子,赵佶深吸口气,勉强笑道:“孔郎中,所奏何事,说来听听。” 孔琦高声呼道:“臣请官家允准,请将臣置于殿外的东西带进殿来。” …… 一堆被清洗干净的土豆堆满在丹墀之下。 赵佶和众臣的兴趣被勾起来,不知这位在户部呆了十几年的孔家后人今日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赵佶狐疑道:“孔郎中,此为何物?” “官家,此为土豆,乃食用之物也,可做主粮。臣已连食数日,味美而甘醇。”孔琦苍老的面上浮起一抹兴奋的红色。 “哦……此物何来?” 一听是个能吃的东西,赵佶和众臣下意识将之当成了一些所谓野生的果子之类,倒也没多想。 “燕王说,此物从遥远的海外得来,堪称祥瑞。” 嗯?与王霖有关,赵佶和众臣的兴趣瞬时提高了不少。 孔琦从怀中掏出两枚装在匣中的煮熟的土豆来,又从怀中取过一个装着雪花盐的小包来,跪在地上双手递上道:“请官家品尝!” 赵佶嘴角一抽,心说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能随意让朕来吃吗? 当然孔琦也知道规矩,说是让赵佶品尝,实际是给太监当众试吃的。 赵佶摆摆手,一个内监上前来,迟疑着掰开一小块,又听孔琦建议沾了些雪花盐,试探着往口中塞了点。 内监吞咽下去觉得味道绵软甘醇似乎还不错,又待了会,觉得不会有毒,便继续将剩余土豆吃了个干净,完了,还忍不住打了个饱嗝。 赵佶皱眉道:“如何?” 内监拜倒在地道:“此物……可充饥!” 内监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索性就实话实话,他现在的确有些撑得慌了。 毕竟拳头大的两个土豆。 赵佶点点头,但同时也失去了些许兴趣,一个陌生的新鲜吃食罢了,值当得兴师动众在朝堂上展示出来? 孔家这人,脑子有点问题。 李纲在旁问道:“孔郎中,此物为燕王军中所出?” 孔琦恭敬道:“然也。李相,此物为燕王筹谋之军粮,一年可种两季。臣夏时回山东孔府祭祖,偶遇伏虎军收获此物,听闻产量颇丰,就索要了百斤。” “臣回京后,于城外自家庄子尝试播种,将土豆切割后栽种田一亩,至秋末时,臣命人收拢此物,竟……”孔琦的声音明显颤抖起来:“竟收土豆四千余斤!” 赵佶嘴角哆嗦了一下:这厮脑子真的坏了。 众臣哗然。 扯淡的事,亩产四千多斤(宋代计量)?是粮食的一百多倍? 李纲皱眉沉声道:“孔郎中,汝为朝廷命官,户部度支司职官,又是孔圣后裔,岂能信口开河?” 孔琦掷地有声:“李相,下官岂敢胡言乱语?下官当时也不敢相信,但这数日以来,下官一直在城外神武军的土豆军田中亲眼所见军卒收获土豆,亩产比下官所栽种的,只多不少! 目下,燕王麾下伏虎军与神武军所属,已将土豆试种于京东各州,河南与河北数地,仅一季所得就有数千万斤以上……已充为军粮储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