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1/2)
鲁肃哈哈大笑。“不管如何,你我终究是再见了。如何,试一试身手,看看分别之外,有没有进步?” “求之不得。”周瑜欣然答应,转身请示了刘协后,脱去外衣,露出里面的武士服,又从马鞍上取下一柄长剑。 刘协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这有点像史书中的周瑜了,到哪儿都放不下风度,依然保留着用剑的习惯。 第七百章 器不合道 常言道,剑是君子器。 剑除了作为武器之外,还有礼器的作用。在先秦,不论文武都会佩剑。秦汉之后,剑渐渐脱离了战场,礼器的作用更大,不再是防身利器,却成了身份的象征。 尤其是那些在意身份的世家子弟、读书人。 不管武艺怎么样,一定要带柄华丽的剑,表示自己遵守古礼,与一般人不同。就连朝堂之上,都要佩一柄木剑,以合乎礼仪。 刘协对此很不以为然。 一群拉不得弓,见不得血,看到战马都吓得两腿战栗的读书人,就算浑身挂满剑,也没什么卵用。 对这种表面文章,他一向没什么好感,视为必须去除的思想痼疾之一。 周瑜这柄剑显然不仅仅是装饰物,但要说他的武艺有多高,说实在的,刘协也不信。 武艺固然要有传承,更要持之以恒的苦练,尤其是对抗性练习。 一个人练武,很容易变成练舞。 周瑜的运作很潇洒,但每天坚持练武的刘协一眼看出,他的武艺虽不能说华而不实,但战斗力肯定不及鲁肃。 鲁肃入朝之后,每天与高手为伴,又有充足的时间练习,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足以跻身一流高手。 他主动邀战周瑜,或许就是知道周瑜的武艺深浅,肯定不是赵云的对手。由自己应战,多少还能控制一下节奏,给周瑜留点面子。 刘协很想看看,鲁肃要怎么为周瑜留这个面子。 如果鲁肃当着他的面打假比赛,那就有问题了。 鲁肃拔出四尺长的战刀,耍了个刀花。“公瑾,我这刀可是河东铁官打造的战刀,长四尺,重四斤七两,比你的剑重得多,也坚韧得多。” 周瑜单手握剑,摆开架势。“子敬,我这剑也是江东名匠所制,真正的百炼名器,长四尺三寸,要比普通的剑长一些,重二斤一两。” 周瑜拔剑时,刘协就注意到了他的剑比一般的剑长。这倒也没什么,周瑜身高八尺多,比普通高一头,用长几寸的剑没什么问题。 但是剑越长,配重越难,而且大部分的重量都在配重上,对臂力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以周瑜这柄剑的长度,二斤一两显然轻了。 这说明周瑜这口剑并不是战剑,礼仪的成份更多一些,所以对平衡的要求并不高。 用这样的剑来比武,如果武艺上有碾压的优势,当然没什么问题。可若是旗鼓相当,甚至技不如人,那就难了。 高手较技,差之毫厘便是胜负之别,何况用不趁手的兵器。 一旁的几个散骑听了周瑜的话,已经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相视而笑。 周瑜心里也清楚这一点,但他装作没看见,示意鲁肃进攻。 鲁肃挥刀上前,战刀斜撩。 周瑜展臂,挺剑便刺,希望利用自己臂长、剑长的优势,一举击中鲁肃,速战速决。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刘协看了这一眼,便知周瑜必败无疑。 他的战术是对的,但他的实力无法充分发挥出他的战术。 他的速度不够快,出剑的速度无法对鲁肃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果然,鲁肃轻松的拨开了周瑜的剑,抢入圈中,长刀接连劈砍,攻势凌厉。 即使他并没有全力以赴。 周瑜失了先机,便陷入了窘境,忙于应付鲁肃的进攻,再无还手之力。 几个回合一过,周瑜便有些气息不稳,手上的运作越来越慢,长剑再也无法挥洒自如。 鲁肃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又和周瑜战了几合,这才抽身而退。 周瑜已经有些气喘,白皙如玉的脸上也泛起了潮红,也不知是急的还是臊的,也许是兼而有之。 “子敬武艺进步喜人,佩服佩服。”周瑜倒持长剑,心悦诚服地说道。 鲁肃拱手还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