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多谢父王恩准,使儿又添两员虎将。”

    又对韦孝宽与李远笑道:

    “澄得二位,如鱼得水。”

    打扫完战场回来的斛律光见到这一幕,又看向韦孝宽与李远脸上的激动之情,不屑地撇了撇嘴,但又难免缅怀:这些年外镇地方,确实有很久没有在高澄嘴里听见鱼水之欢的比喻了。

    韦孝宽与李远这两个刚入伙的新丁当然不知道在高澄麾下,人均如鱼得水,但高澄对他们的看重确实是实实在在的。

    先说李远,此人三十有六,出自陇西李氏,不过却生长在长安,此人幼有器局,志度恢然,又涉猎兵法,颇得要领。

    自关陇动乱以来,李远投身行伍,多有战功,但他能得高澄看重,并非只是其才智,以及由于与韦孝宽一同捉拿于谨,给他作个附赠品,更因为李远善于安抚人心。

    别的将领安抚人心,多是指能得军中将士效死力,但李远不同,他不止能得将士拥护,更知道如何利用境外百姓充作间谍,即使有人被识破而被杀害,临死之际亦不曾悔恨受李远驱使。

    当然,说到间谍,就不能不提到南北朝谍战大师,兼王思政以外又一位塔防大师韦孝宽。

    与算半个赠品的李远不同,高澄今日讨要,主要就是为的韦孝宽。

    韦孝宽生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如今也才31岁,虽然年过三旬便成老公,在这一时期并不稀奇,但肯定属于壮年。

    尤其是对比此人在历史上72岁的阳寿,他可是活生生见证了北齐灭亡。

    韦孝宽虽是武将,却好读经史,文化程度足以使高家父子这对半文盲自惭形秽。

    此人深沉机敏,性格却又温和正直,若非宗族就在长安,跑不掉,还真不一定会随李远绑了于谨归降高氏,至少也要尝试着跑一跑,真被捉了,再降也不迟。

    韦孝宽行伍多年,所立功勋数不胜数,当然,原时空中最广为人知还是两点。

    其一是玉璧之战,作为东西魏五战之中的最后一战,韦孝宽孤军数千人守卫玉璧,高欢举倾国之兵来伐,却只能望城兴叹,苦战6个月,最终丢下7万具尸骸,悻悻归返晋阳,心怀郁结之下,听了斛律金一曲敕勒歌,不久撒手人寰。

    其二则是离间北齐君臣,韦孝宽派人传唱童谣,往斛律光身上泼脏水,比如‘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

    最终也成功使得北周统一北方最大的障碍斛律光,被栽赃以谋反罪处死,当然,这不是韦孝宽一个人的功劳,没有祖珽的配合与高纬的愚蠢,韦孝宽也无法如愿以偿。

    但韦孝宽谍战,或者说使用细作的能力上,远远超出于李远,同时代除了高澄这种以身诱敌(宇文小姑)的狠人,难有人能与之一较高下。

    高澄自是与韦孝宽、李远二人频频眉目传情,高欢也准备再与其余降将寒暄,只是可惜刚从高澄那里学的手段暂时派不上用场,毕竟大家伙刚刚也都看见了那一场戏。

    斛律光一步上前,禀告战果,立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潼关

    一连串初步统计的数字从斛律光的嘴里道出,此役京畿军伤亡步骑三千余人。

    主要集中在两军对垒时,小股部队的连番鏖战产生,高欢麾下晋阳大军近万人的伤亡也多是由此造成。

    三路大军与敌接战时,反而由于西魏将筹码押注在宇文泰的斩首行动上,在得知宇文泰失败以后,西魏军阵迅速瓦解,而少有伤亡。

    西魏军中也是同理,只不过多了大量在混乱中的踩踏死伤,斛律光汇报,一共在战场上觅得西魏将士遗体接近两万余人。

    两方合计共四十万人的大决战,以东魏伤亡步骑一万三千余人,阵斩西魏两万余人告终。

    真正让人瞠目的是此役俘获士卒近十万,其中就有韦孝宽、李远二人捉拿于谨,率部投降的西魏中军六万州郡兵。

    十四万八千人的西魏主力部队,除去一万六千骑随宇文泰向西而去,以及两万余人阵亡、近十万人被俘,尚有超过万人不知下落。

    按高澄推测,兴许一部分随将领寻宇文泰去了,另一部分只怕是躲进了山林里,剩余的只怕是脚步飞快,如萧纪一般逃去了西潼关。

    萧纪麾下蜀兵倒没死多少人,毕竟他们此前一直没有投入在战斗中,后续全军奔溃,萧纪领轻骑入关城,被抛下的蜀兵们一旦被东魏骑卒追上,也降得干脆利落。

    五万蜀兵除去不足千骑随萧纪逃去西潼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