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1/2)
而且高澄在这一战的各种谋划,也让高欢能够放心将权力转移,毕竟自己身体自己最清楚。 但如今吞并关中,无论如何也该庆贺一番,高欢在长安连番设宴,不顾身体与众将日日欢饮,甚至都将斛律金招了过来同乐,随他一同来长安的还有驻守玉璧的三万鲜卑兵,毕竟关中以下,玉璧再不复当初的重要性。 而接替斛律金镇守玉璧城的,则是在渭北筑城还没把地基打好的王思政,渭北筑城本就只是高欢逼迫宇文泰决战的手段,如今战事已经了解,自然没有耗费人力物力再去筑城的必要。 高欢甚至提前放归了参与筑城的十万民夫,让他们将好消息带回关东各地,同时震慑怀有异心之人,不使关东因父子俩身处关中而生乱。 如今返回关东就无须再走蒲坂,径直出潼关走恒农即可,倒是方便了许多。 醉心于酒色歌舞中的高欢也没忘了派人控制于谨家眷,等候高澄回来发落。 高澄处置于谨家眷,更多是要收揽韦孝宽与李远之心,作为父亲的高欢自然不会越俎代庖。 父子俩搭档许多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一如不用高澄通知,高欢便派遣了五万步骑前往大散关支援。 薛孤延、斛律平领三万大军赶至蓝田关下时,斛律光、斛律羌举等人才与攻伐萧关的潘乐、斛律羡在平秦郡(宝鸡)分别,一路向西南,一路向西北走泾河谷道。 东魏在西潼关外大胜的消息早已传至蓝田关,得知宇文泰西撤,高氏入主长安,蓝田关内近千名守军早已是人心惶惶。 又听闻东魏三万大军已至,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守将没做多少犹豫,当即开关请降,薛孤延、斛律平不做休整,派除部分士卒留守蓝田关,看押降卒以后,继续沿商於谷道进往武关,一路势如破竹,沿途郡县尽皆改旗易帜,纷纷反正。 而武关守军也没做太多抵抗,毕竟东边是东魏河南地,西侧关中也尽入高氏之手,他们困守武关,没有丝毫意义。 况且蓝田关、武关、西潼关等东部关隘守城将士多是被临时征召入伍的民夫,也没有多少战斗力。 东线频频报捷,与这种行军式接收战果不同,西线却陷入苦战。 虽然宇文泰只给李虎留了四千步卒,再加上原有的千人守军,也不过五千人,但是大散关城池坚固,地势险要,更因家眷就在关后陇山,将士们的战意更是高昂,若能轻易夺取反倒是件奇怪事。 高澄分出大量人手,驱赶百姓回去关中,其实也是这一次攻城不顺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宇文泰在秦州休整后,调集陇西军队、百姓,向大散关增援的同时,领剩余的六军主力共计两万步骑走陈仓道南下,欲在汉中守将得知关中战事结果之前,袭取汉中。 之所以执意入蜀,正因为宇文泰知晓陇山难守,当年侯莫陈悦据守陇山,轻易被自己覆灭。 而巴蜀却不同,其内是天府之国,水土肥沃,其外又有崇山峻岭,蜀道难行。 如今恰逢蜀中兵力空虚,此上天赐予他的根基之地,远胜于残破关中。 萧纪北上的时候,宇文泰也多有了解巴蜀情况,蜀中虽然在他的治理下,恢复了生产,但占据人口大多数的还是僚人,这一次北上的五万蜀兵之中就有大量僚族将士。 如今损失了五万有生力量,蜀地再遭重创,宇文泰可不想再重复关中的日子,他受够了人口短缺的苦。 宇文泰之所以先要退往陇山,休整其实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心将陇西之民迁往蜀地。 高澄能猜到宇文泰试图入蜀,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对方憋着劲要搞人口大迁徙。 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他要还能事事预先知晓,料事如神,除非是穿越时给脑壳开了光。 他这人聪明归聪明,但绝非如《三国演义》里的诸葛武侯一般,是多智而近妖的存在。 当然,如果让张师齐动笔写一本《后三国演义》,说不定还真能给他塑造起‘长厚而似伪,多智而近妖’的人物形象。 至于所谓的好色多疑,统统春秋笔法。 指挥大军攻城的间隙,高澄回首望了一眼身后的张师齐,暗道: ‘以张师齐的史德,估计玩不转春秋笔法吧,毕竟他一贯都是如实记述,绝不弄虚作假。’ 这就叫说得多了,把自己都给骗过去了。 虽然有宇文泰派兵支援,但东魏攻势太猛,李虎还在大散关城头苦苦坚持,甚至亲临前线厮杀。 以高澄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