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顿了一下,“这里,会如我和谢客、刘絮、范文端想的一样,变成那塞上小江南,就算不能,我相信千百年后的后人也会在祭奠我等坟茔时说上一句‘这盛世如你所愿’!”

    朱阳沉默了。

    不是不想反驳,而是出于尊重。

    因为黄昏提到了一个人,范文端!

    朱阳是亲眼目睹过范文端是如何累死在这片草原上的,对于这样的读书人,他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也希望范文端的付出不会成为东海之水。

    黄昏咳嗽一声,“话再说回来,你说朱高燧会举荐你去其他地方戍守,然后出征沙场,我觉得你想多了,今年长平的事情过去后,你信不信,不论最后结局如何,朱高燧在陛下眼中,都失去了分量,以后他会是一员所向披靡的武将,也会是一位藩王,但绝对无法再培养他自己的势力了。”

    虽然朱棣布局,是希望朱高燧如此行动。

    但事情过后,朱棣就会反思,你朱高燧现在就敢私自出兵去杀一个黄昏,那以后等你羽翼彻底丰满了,岂非也敢出兵来杀老子?

    你要知道,这可是千古帝王朱棣啊。

    而朱棣再宠溺朱高燧,也是个帝王。

    帝王多疑。

    哪怕是对自己的儿子,也一样多疑,不见正史上朱棣北伐归来,太子朱高炽因为迎驾稍微迟了一点,就被朱棣狠狠的收拾了一顿,三杨之一的杨浦为此在锦衣卫诏狱看了十年的书。

    连太子尚且如此,何况你一个赵王。

    朱阳听后半信半疑,他不得不承认,黄昏说的有道理,但毕竟朱高燧是一位藩王,朱阳还是觉得不至于如此不堪。

    黄昏也不再和朱阳讲道理,问道:“朱千户,我就问一句,你想去沙场,是想成为国公享受那盛世荣华呢,还是因为去沙场,才是这这位武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朱阳沉吟半晌,答非所问,“其实我也读书。”

    黄昏:“哦?”

    朱阳神情尊重的继续道:“我喜欢辛弃疾,尤其那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之一生,也愿做到词句中的那般。”

    黄昏很是赞同的点头。

    辛弃疾是个传奇,一个文韬武略的人,在现在看来,就是个挂逼。

    当然,这挂没有刘秀的挂厉害。

    辛弃疾有多传奇呢?

    从他名字看,辛弃疾是不是有点眼熟?

    没错。

    就是霍去病的盗版。

    后人大部分只记得他在课本的里那些词句,很多,婉约的青玉案: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丑奴儿: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贺新郎:青山见我多妩媚,我料青山应如是……等等等等。

    看这几句,辛弃疾似乎是位婉约派词人。

    但他还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种,也有醉里挑灯看剑这种,还有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很是豪放。

    文人嘛,写点词很正常,毕竟咱们这位“归正人”在整个词文化中,不说第一,至少也是前三,是可以和苏轼一较高低的,至于谁高谁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辛弃疾可不仅仅是文人,曾经带领五十人勇闯两万人的叛军阵营,活擒叛将之后一路杀出军营,回头一看,好家伙,怎么队伍从五十人变成了一万多人……

    这不是开挂是什么?

    一句话,文人之中最能打的是他,武将之中最能写词的是他,绝对是传奇儒将,只不过因为不被南宋朝堂重用,才能被埋没了。

    黄昏点头之后问道:“可以理解,其实很多读书人心中的偶像,都是辛幼安先生,可惜,朝堂局势所限,他并没有实现他最大的价值。”

    朱阳叹道:“是可惜,不过我一定会有机会的。”

    黄昏点头,“布政司这边会建立一个长平都司。”

    这话接得很生硬。

    但夏一句话就让朱阳的眼睛亮了,“如果长平这边安定,长平都司兵力充足,那么出征朝鲜,就会是亦失哈挂帅,长平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共同出兵,而京营和地方卫所的兵力,则会抽调出来,去往西域,毕竟地势如此,且京营和地方卫所的屯兵,也不适应朝鲜那边的天气和地形作战,所以你懂我的意思罢。”

    曾经的高丽,如今的朝鲜,虽然听话,作为附属国却不够,还需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