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1/2)
而真正让世人对这两父子信服的事,是他们自家掏腰包,先重修的白鹿书院,后又在山东济南大明湖畔建立了一座书院,聘请大儒为师,弘扬学问。 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些年大明湖畔的文礼书院出了不少进士,俨然有直追岳麓书院的趋势。 太祖建国之后,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全国书院颓废,岳麓书院也因此沉寂了不少。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岳麓书院依然是全国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文礼书院却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可见沈熙礼父子在这座书院上投入了多少钱财。 人活着,应该有所追求,这是沈熙礼父子在办文礼书院时,对书院夫子说的话。 这也是书院大门进门之后,那座红砖比瓦照壁上最显眼的院训:追求。 一顿火锅下来,两父子都有点微醺。 没有坐三轮车回家,两父子就这么负手走在人流往来的繁华的道路上,看着周边的灯火辉煌,看着灯火辉煌里的灯红酒绿,沈熙礼深情的说了句:“真是个好时代。” 沈亦文笑了下,“父亲,这个时代离不开时代,而提起时代,沈熙礼三个字也绕不开。” 没有时代集团,就没有当下的盛世风光。 这不夸张。 是时代集团以一己之力,让大明的商业蓬勃发展起来,更是改变了商人的地位,现在的大明,哪怕是读书人出身的朝堂重臣,也不会看不起商人。 沈熙礼的妻子,是荥阳郑氏的直系嫡出。 五姓七家之一。 虽然经过唐宋的打压之后,五姓七家早已不复当年的门阀风光,如今的大明也不已门阀作为门第的概念——现在论门第,是看你的官品和财富。 但荥阳郑氏依然是士族豪绅。 而沈亦文的婚事,是荥阳郑氏主动抛来的橄榄枝——主要还是因为文礼书院的一位老夫子是荥阳郑氏出身,他牵桥搭线。 由此可见,沈熙礼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 沈熙礼倒是很清醒,“为父不过是顺势而为,大明能有如今风光,离不开咱们东家,也离不开陛下的广阔胸怀。” 有一说一,就算大明有黄昏这样的人,但如果朱棣不接受黄昏的一切建策,那么根本无法出现当下的时代变化。 要知道这是皇权社会,天子朱棣决定了一切。 所以说,如果后世说起大明永乐年间这段辉煌,最值得被人尊崇的第一人,必然是朱棣,没有他广纳百川的胸怀,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后人知道,如今世人也知道,所以现在大明无人再说靖难的是是非非。 反而庆幸。 幸亏咱们的燕王殿下靖难了,要不然在方孝孺的辅佐下,建文帝复行周制,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能有现在这么好? 做梦还差不多。 沈亦文哈哈一笑,“太子仁厚,太孙英武,大明之未来可期啊!” 沈熙礼没有回应。 走了几步,忽然问道:“亦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东家真的找了一片新陆地,那个陆地上一无所有的话,你和为父一起过去,将要面对什么?” 沈亦文恰好驻步,在一个画糖摊前站定,对画糖的老人说道:“来一个蝴蝶,尽可能的大一点,我家闺女喜欢。” 又从袖中拿出几文铜钱递了过去。 站直腰身,看着远方,神情宁静,目光却渐渐坚毅,“这哪需要想呢,如果真有那么一片陆地,却迄今没人发现,只能说明那片陆地上的发展太落后,几乎就是一无所有的荒僻之地,犹如海外贸易兴起之前的广州等地,那么我们过去之后,将要面对的事情绝对不是话里三两句说得清的,城市和军事方面其实都还好,有钱有物资,什么都能解决,最难的是制度。” 东家是国公。 但远走海外之后,如果没有陛下圣旨封职,那在海外也仅仅是个有钱有势的富贾,要让迁移过去的百姓听话,就需要制度。 然而,百姓的一贯思维是听官府的。 在那边新建制度的话,基本上相当于划地为王,百姓能够接受东家? 大部分会。 但肯定会有歪心思的人,而且随着那边开始发展,大明本土这边的商行也会过去染指,多股势力之下,局势会变得异常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