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可怕的柳一条(1/4)
第823章可怕的柳一条
当官儿的,尤其是能站在朝堂早朝议事的官员,有哪一个不是经过千锤百炼、七面玲珑、思虑敏锐老油条?
琢磨上官话意,揣测皇上意图,凡事便是不说透不点明,他们也能从一些闲言碎语或是蛛丝马迹当中,猜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来,所谓听弦音而知雅意,若是没有这么一点本事,他们也不会一步步地从基层走到朝堂上来。(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所以,李世民一走,这些人就已经有大半反应过来,为什么会这么早退朝?为什么会郑重宣读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有太子、皇子他们这些巨额捐赠?若是搁在往常,若有官员或是皇子拿出与他们俸禄或例钱不符的巨额钱款,皇上怕是早就已经大发雷霆,着人彻察追究了。
但是现在呢?皇上不仅没有追究,还笑眯眯地在朝堂上大肆夸赞他们这是忠义之士,这正常吗?在这么巨大的反差之下,若是还有人不明白皇上的意图,那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在这朝常上久呆下去了。
这是皇上给出的一个信号和一计赤果果的阳谋。
捐钱献粮者是为忠义,那不捐钱捐粮者又当如何,又该如何自处?皇上需要忠义之臣,百姓需要忠义之官,身为朝臣,身为官宦,你可以没有太过惊人的政绩,但是你绝对不能没有一颗忠义之心胸。
现在好了,皇上已经划下了道道儿,是不是忠义之臣,就看你会如何表现了。
虽然皇上没有明言,虽然后面也没人逼着迫着教你如何去做,但是,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却全都跟火上房似的,着急忙慌地回家张落。
至于到底捐献多少最为合适,不同的官员自有不同的体会。
清者自清,哪怕只有一文,也是自己一番心意,亦是忠直之举,亦是无愧于心,他们相信皇上并不会此而治他们的罪过或是再不重用。
所以,这些人会捐,不过只是量力而行,一般捐献不会超过千贯,毕竟有俸禄在那限着,他们又没有别的生钱门路,属有心而无力,也捐不出太多。当然,为政清廉但却家境富裕、手有余钱的忠正之臣除外。
浊者心亏,在他们眼里,皇上已经明确给出了十万贯的底线,而且也不会追究钱财来源,也就是变相地惩罚或是开释他们之前稍有贪墨的罪过,若是不多出点血,积极表现,等皇上发起怒来,真个派人追究下来,到时可就不是十万贯钱就能摆得平的了了。
所以这些人会捐,而且绝对不会低于十万贯银钱。
说起来,这些人才算得上是李世民今日主要想要敲打的对象。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李世民早在秦王府时就已明白得相当透彻,所以对于廉政这一块,李世民虽然叫得响亮,但是却从来都没有真的下过死手。
只要这些人能做实事,心怀忠义,且懂得收敛,李世民并不介意让他们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而这一次,就是李世民对他们的一番考验,能不能把握得住,就看他们各自的具体表现了。
所以,退朝之后,李世民一直都在书房耐心地等待,等待着户部尚书狄知逊的二次通报。
不过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快到正午时,李世民没有将狄知逊盼来,却等到了兵部尚书李绩的请见。
跟讨债一般,自被任命讨伐高昌兵马大元帅之后,李绩几乎每日都要来上一趟,李世民自然是知道李绩此来是为了何事。
无非就是过来讨要军卒,询问辎重,还有打探最终出兵的具体日期,毕竟从曹州出来已有将近一月,一直无兵可带,无仗可打,李绩这位打了几十年仗的将军,有些手痒,有点心焦了。
若是搁在昨天,听到李绩的求见通禀,李世民怕是亦会一如往常,早已着李然将他给打发了回去。但是今日不同,知道户部又得了两百万贯银钱及十一万担米粮之后,李世民心情大好,李绩所请之事也算是有了着落,不必再为之心烦,所以也就无须再次对其避而不见了。
“早朝时就知道朝廷又得了两百多万贯的进项,这个李绩能忍到现在才来见朕,已经很是出乎朕之意料了,去请他进来吧。”人逢喜事精神爽,李世民笑着说道一声,吩咐李然去将人给请来。
李然低声应是,转身出门,不一会儿功夫就将李绩给带了进来。躬身与李世民见过礼后,李绩便在李世民的示意下在侧旁坐下。
&e
当官儿的,尤其是能站在朝堂早朝议事的官员,有哪一个不是经过千锤百炼、七面玲珑、思虑敏锐老油条?
琢磨上官话意,揣测皇上意图,凡事便是不说透不点明,他们也能从一些闲言碎语或是蛛丝马迹当中,猜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来,所谓听弦音而知雅意,若是没有这么一点本事,他们也不会一步步地从基层走到朝堂上来。(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所以,李世民一走,这些人就已经有大半反应过来,为什么会这么早退朝?为什么会郑重宣读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有太子、皇子他们这些巨额捐赠?若是搁在往常,若有官员或是皇子拿出与他们俸禄或例钱不符的巨额钱款,皇上怕是早就已经大发雷霆,着人彻察追究了。
但是现在呢?皇上不仅没有追究,还笑眯眯地在朝堂上大肆夸赞他们这是忠义之士,这正常吗?在这么巨大的反差之下,若是还有人不明白皇上的意图,那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在这朝常上久呆下去了。
这是皇上给出的一个信号和一计赤果果的阳谋。
捐钱献粮者是为忠义,那不捐钱捐粮者又当如何,又该如何自处?皇上需要忠义之臣,百姓需要忠义之官,身为朝臣,身为官宦,你可以没有太过惊人的政绩,但是你绝对不能没有一颗忠义之心胸。
现在好了,皇上已经划下了道道儿,是不是忠义之臣,就看你会如何表现了。
虽然皇上没有明言,虽然后面也没人逼着迫着教你如何去做,但是,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却全都跟火上房似的,着急忙慌地回家张落。
至于到底捐献多少最为合适,不同的官员自有不同的体会。
清者自清,哪怕只有一文,也是自己一番心意,亦是忠直之举,亦是无愧于心,他们相信皇上并不会此而治他们的罪过或是再不重用。
所以,这些人会捐,不过只是量力而行,一般捐献不会超过千贯,毕竟有俸禄在那限着,他们又没有别的生钱门路,属有心而无力,也捐不出太多。当然,为政清廉但却家境富裕、手有余钱的忠正之臣除外。
浊者心亏,在他们眼里,皇上已经明确给出了十万贯的底线,而且也不会追究钱财来源,也就是变相地惩罚或是开释他们之前稍有贪墨的罪过,若是不多出点血,积极表现,等皇上发起怒来,真个派人追究下来,到时可就不是十万贯钱就能摆得平的了了。
所以这些人会捐,而且绝对不会低于十万贯银钱。
说起来,这些人才算得上是李世民今日主要想要敲打的对象。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李世民早在秦王府时就已明白得相当透彻,所以对于廉政这一块,李世民虽然叫得响亮,但是却从来都没有真的下过死手。
只要这些人能做实事,心怀忠义,且懂得收敛,李世民并不介意让他们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而这一次,就是李世民对他们的一番考验,能不能把握得住,就看他们各自的具体表现了。
所以,退朝之后,李世民一直都在书房耐心地等待,等待着户部尚书狄知逊的二次通报。
不过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快到正午时,李世民没有将狄知逊盼来,却等到了兵部尚书李绩的请见。
跟讨债一般,自被任命讨伐高昌兵马大元帅之后,李绩几乎每日都要来上一趟,李世民自然是知道李绩此来是为了何事。
无非就是过来讨要军卒,询问辎重,还有打探最终出兵的具体日期,毕竟从曹州出来已有将近一月,一直无兵可带,无仗可打,李绩这位打了几十年仗的将军,有些手痒,有点心焦了。
若是搁在昨天,听到李绩的求见通禀,李世民怕是亦会一如往常,早已着李然将他给打发了回去。但是今日不同,知道户部又得了两百万贯银钱及十一万担米粮之后,李世民心情大好,李绩所请之事也算是有了着落,不必再为之心烦,所以也就无须再次对其避而不见了。
“早朝时就知道朝廷又得了两百多万贯的进项,这个李绩能忍到现在才来见朕,已经很是出乎朕之意料了,去请他进来吧。”人逢喜事精神爽,李世民笑着说道一声,吩咐李然去将人给请来。
李然低声应是,转身出门,不一会儿功夫就将李绩给带了进来。躬身与李世民见过礼后,李绩便在李世民的示意下在侧旁坐下。
&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