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2/3)
观之仲夏夜如沐月辉,这孟月池既然刊印文章出来,是今年也考了省试?” 捏着薄薄的册子,姜咏焕在堂中走来走去,满心都是朝中人才有继的欢喜。 “这孟家小娘子年纪轻轻,却有怀百家之言的大才,又能见微知著……这等人才必须早些召进繁京,年轻些也不怕,就算不急着入仕,在国子监学几年,来日何尝不是又一个治世良才?” 见他爱才之心大炽,其子姜蕴道连忙写信给了江南道学政陈正伦。 信送到的时候已经是年前,陈正伦一见信封上的落款,小心翼翼将信打开。 只看了两眼,他的眼前便是一黑。 孟月池! 又是孟月池! 再看一眼落款是姜尚书之子,陈正伦抬手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自秋闱以来,这样的信就未曾断过,更有江南世子联名为那孟月池抱不平,闹得整个江南道都为此事议论纷纷。 他不过是看那庐陵书院不顺眼,借机发作罢了。 区区一个县令家的庶出女儿,嫡母出身高些,却也没了往日的风光,跟着薛重岁那老妇不过学了几年,本该就是个被他捏圆搓扁的小士子,打压几年磋磨去了骨头,再让她侥幸得了功名,不过是他们用老了的招数罢了。 谁能想到呢? 谁能想到那孟月池看着不声不响,偏偏与江南几家高门有些来往,那墨家女考了省试第一却敢当着他的面讥讽他是嫉妒贤才的 老朽。 顾家、许家、陆家……他们早些为那孟月池说句话,他又怎会这般枉做小人? 让庐陵书院不要坐大难道不是这些高门所想?怎么他真正做了,这些人却又站在了士子那边? 现在孟月池的事已经传到了繁京……陈正伦深吸一口气。 “此事我必要找人替我周旋,决不能让孟月池之事在繁京闹大。” 抬头看着屋檐下的莲花悬鱼,陈正伦突然想到了一人。 “梅舸,她与那些女旧臣们颇有旧怨,定不想见薛重岁的徒弟在繁京扬名。” 主意打定,他立刻提笔写信,又让人备上了一份重礼,不顾年关将至,他让家仆立刻启程,将东西和书信送去繁京的吏部侍郎府上。 看着家仆离开,陈正伦摸了一把自己的胡须,突然看见一个白点儿落在了地上。 是雪。 南方的雪和北方是不同的。 朔州城里,一片雪花有半个巴掌大,落在屋檐上轻飘飘的,却瞬间就染白了一大块儿。 不过是低头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再抬起头,天地间就已经是一片素白。 隔着窗子看了一会儿,妇人叹了口气,搓了搓自己的手。 “幸好没在剑州久留,不然被这样的大雪阻在墨山上,姑娘的身子未必撑得住啊。” 说完,她在心里默算了下时辰,又在炉中加了几块炭。 隐隐听到门响,妇人连忙披上一件斗篷跑了出去,打开门,进门的两人身上都被雪给盖满了,仿佛一壮一瘦两个会动的雪人似的。 “琴嬷嬷,我自己背回来了一条羊腿!” 瘦雪人儿提着东西径直往耳房去了。 朔北天冷风干,将吃的放在一个不见阳的空房里,也坏不了。 琴嬷嬷要从她手里把东西争过来,“瘦雪人儿”却很敏捷,避过她,扛着一条羊腿得意洋洋地进了耳房。 高壮些的雪人跟在后面,身上一下扛了四颗菘菜,另一只手里还提着一堆的东西。 “这雪下得大,人跟人面对面都看不清楚,偏偏姑娘逛得兴起,怎么都不肯回来。” 将东西抖落了雪之后堆放好,孟月池摘掉头上的兜帽,残雪都落在了耳房门外。 “下雪的时候也不冷,怎么就不能多看看?” “姑娘何止是看看?” 刘嬷嬷哼哼两声,看了自家姑娘一眼,想要告状的话可是足足藏了一肚子呢。 琴嬷嬷低头抿嘴笑了笑,叮嘱刘嬷嬷去将外头的车马也拉回来,天这么冷,怕是得给马煮些热的黑豆水。 回了正房脱下斗篷,看着琴嬷嬷把自己穿过的靴子提到了炉边又擦又烤,孟月池捧着一杯热茶长叹了一声,歪在了榻上。 “从前看书本只知风雪大,真入风雪,方知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