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仲景沉默下来。

    在霍去病之前本没有冠军侯。

    西汉本来也没有冠军县,但是既然有了冠军侯,那就必须有这么一个县。所以在霍去病封侯以后没多久,朝廷就专门在南阳划拉出一个冠军县来。

    只可惜冠军县这个侯国传到第二代便国除了。

    因为霍去病的儿子去世时年纪太小、没有子嗣。

    想起史书上那短短的几句话,张仲景不由看向长得白嫩可爱的霍善。

    这孩子竟没能活到能诞下子嗣的年纪吗?

    现在肯定会不一样吧。

    霍善没得到答案,不解地仰头望着张仲景。

    对上霍善那双乌溜溜的眼睛,张仲景含糊地回道:“各地大灾大疫一场接一场地来,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天底下哪有地方能幸免?别看我们南阳郡如今有些萧条,比起别处来已经算好的了。别处莫说是活人了,连长安和洛阳周围那些长眠于地底的达官贵人,早些年都叫人把墓给掘了。”

    像董卓和吕布这对假父子就挺爱干这些事,几乎把洛阳周围那些皇室的坟全给挖了。倒不是他们对皇室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养军队要钱。

    曹操也曾被人指着鼻子骂挖人祖坟,不过真轮到他干这事的时候收获估计没董卓丰厚了。

    毕竟皇室成员的陪葬品可值钱了。

    霍善没想到人死了都不得安生,居然还会被人挖坟。他气闷地说道:“不好!”

    张仲景追问:“什么不好?”

    霍善道:“大灾不好,大疫不好,天灾人祸不好,我不喜欢!”

    听着他稚气的话,张仲景无奈地笑道:“谁都不喜欢,只是许多事非人力所能及。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做好眼前的事,帮一帮能帮到的人。”

    霍善问张仲景:“长大也做不到吗?”

    张仲景道:“你看我空长这么多岁,又能做到什么?我读了那么多医书,到大疫降临时却连自己的族人都救不回多少,我们张家两百余口人,到建安九年已经只剩五六十人了。”

    是他不想救自己的亲人吗?是他救不了。

    就像孙思邈接诊过六百多位麻风病患者,能救活的也就其中十分之一。

    学医以及行医其实是非常残酷的事,因为人力有穷时,总有许多疾病是医家无法解决的,有时候把自己的性命赔进去都解决不了。

    当你的医术达到一定高度时,许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而你的肩膀必须承担得起那么多人的生死。

    李时珍道:【仲景前辈无须伤怀,《伤寒杂病论》千年来曾活人无数,可谓是功在千秋。】

    张仲景道:“《伤寒杂病论》只是我基于前任著作编纂而成的,其中许多方子皆非我独创。何况后世之《伤寒》又岂是我一人之功?全仰仗一代代人的传承与躬行而已。”

    事实上在听到李时珍说明代人把自己尊为“医圣”的时候,张仲景便觉臊得慌,老脸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摆了。

    他做的这点儿小事,哪里有成圣的资格。

    孙思邈见霍善还是满脸郁闷,不由宽慰道:【我们且先做好眼前的事,往后的事往后再说。只要你的本领足够大,你就能庇佑更多的人。就像学医一样,你平日里多学上一些,身边人生病时便不会束手无策。能帮身边人解决病痛,甚至能让他们多活许多年,难道不是很美妙一件事吗?】

    霍善用力点点头。

    他要把孙思邈他们的本领统统学会!

    几人正说着话,就瞧见前头有个老妪正抱着孩子哭,那孩子一直在吐,前头的医馆却大门紧闭,看起来已经许久没开过了。

    这种小地方懂医的那就那么几个人,这些人一走,当地人就看不上病了。不过许多人连饭都吃不上,有些地方几乎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医疗系统崩溃也是很正常的事。

    连当广陵太守的陈登都做不到“良医在侧”,普通人生病能怎么办?熬着吧!

    可自己受罪还是其次,看到孩子受罪那简直是心如刀割。

    张仲景大步迈上前,询问道:“这是怎么了?”

    老妪见张仲景背着药囊,喜出望外,抱着孙子对张仲景说道:“先生您行行好,救救我们家孩子吧,我们家就他一个了,就剩他一个了,我老伴去得早,儿子儿媳去年又得病没了,只剩这孩子陪着我的啊!”

    常年的苦难让她眼眶凹陷,整个人看起来老态毕显,那一声声带着哽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