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终军感慨不已,把这些见闻统统记录下来,准备等回到长安以后钜细靡遗地讲给刘彻听。

    这是他作为“天使”应该做的!

    终军在西陵城待满一旬,才与司马迁等人依依惜别,动身踏上归程。

    与此同时,刘彻正好收到了驿站马不停蹄送到长安的书信。

    刘彻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汲黯那家伙无缘无故上书骂了他一顿,指责他近年来的许多做法贻害无穷。

    任谁突然被人指着鼻子骂,心里都不会太高兴,何况是刘彻这种唯我独尊惯了的人。

    以前当着汲黯的面,刘彻得捏着鼻子听。这会儿汲黯被他踢到地方去了,刘彻就没那么好脾气了,对着卫青骂道:“这汲黯真是蹬鼻子上脸!”

    卫青压根不吱声,由着刘彻骂去。

    只要刘彻不想大开杀戒,一般不用劝;而要是刘彻想大开杀戒,劝了也……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这种情况当个好听众就好。

    恰巧这时候有人来报说终军从江夏郡那边传了书信回来,刘彻才面露笑容,笑呵呵地让人把书信呈上来。

    他等终军的消息很久了,就想瞧江夏郡那边的乐子。

    作为霍善父子俩的长辈,他当然也不想看到自家孩子受委屈。

    要是真的需要他们这些当长辈的出手,他们肯定是不会袖手旁观的。只不过在那之前,他可以先尽情地笑话笑话他们!

    刘彻展开终军派人送回来的那叠厚信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第175章

    刘彻也不是那种底下人把事情办好了自己却不高兴的人, 只不过霍善不一样,他就是秉承着逗乐一下的想法把他放去江夏郡的。

    想想他们父子俩一个没接触过水上作战,一个横算竖算也才五岁大,能折腾出什么风浪来?即使他们捅了什么篓子, 刘彻也做好了帮他们兜底的准备。

    偏偏吧, 这一大一小父子俩还真做到了出发前放下的豪言,居然真的把江夏郡治理得挺不错。

    虽然霍去病时不时私自派士兵去帮他家娃干活,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反正他是去实践屯田计划的, 叫那些士兵多干点杂活也不是什么大事。

    问题就在于,刘彻是打算看点霍善那边的乐子开心一下, 结果这小子倒好, 不仅把江夏郡治理得有声有色, 还举办了盛大的元宵灯会。

    最过分的是, 终军还在信中透露说太守府的府库十分充裕,一点都没有被掏空的迹象, 反而还有堆不下的烦恼。

    以至于这个冬天霍善都给郡中的鳏寡孤独发了两拨物资,说是怕这些米粮布匹堆在府库里会坏掉。

    终军还从来没听过这种烦恼!

    所以他把这些全都记录下来, 派人快马加鞭送到长安, 好叫刘彻也知晓江夏郡那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其实细算起来,霍善在江夏郡的各项安排都还没真正起到作用,只有今年冬天由官府工匠批量生产出来的蜡烛称得上是新鲜事物。

    只是从这场灯会可以看出来,江夏郡的人心凝聚起来了!

    只要江夏郡上下肯把劲往一处使, 何愁太守府拟定的发展计划落实不下去?

    孩子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做长辈的应当高兴才是。

    可惜刘彻不是一般长辈, 他现在只觉得把孩子放太远了,早知道这小子这么会来事, 不如把这小子放在长安让他有机会凑凑热闹。

    江夏郡隔得那么远,他根本没法第一时间过去玩耍!

    那终军也是个混账,不仅自己把灯会的盛况绘声绘色地写了一遍,还让司马迁他们也一起写,于是刘彻就读到了他们从各个角度夸那场灯会有多好玩的文章。

    不是一篇,不是两篇,而是每个人都写了一篇!

    甚至还有那个叫苏轼的人也凑了个热闹,提笔给他吹嘘了一通江夏郡的元宵夜如何明亮如昼以及现煮的芝麻汤圆有多软糯香甜。

    真是岂有此理!

    刘彻简直气炸了。

    你们背着朕玩得那么欢就算了,居然还要写文章跟朕炫耀!

    他,刘彻,十几岁就当上了皇帝,二十多年来从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刘彻愤怒地让卫青安排安排,他今年就要开始亲自巡察郡国。

    首先从江夏郡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