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甄孝因为悉心侍奉生病父母、掏空家底为父母治病,以至于在父母亡故后无钱料理丧事,自责地在父母灵前哭得肝肠寸断。

    考察者见他家中只余一草堂,给父母准备的棺木也十分简陋,登时觉得他不孝至极,判他一个永不录用!

    司马迁看得痛骂出声,直呼从未见过如此荒唐之事。

    这个举荐人难道不去核实一下的吗?

    简直草率到令人发指!

    再往下看,这样的国家自然很快要完蛋了,下一个故事就是《曹操发墓》了。

    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其中有个叫曹操的诸侯,个头短小,心却不小,他因为自己无钱打仗,决定效仿前辈们干点缺德事。他设立了发丘中郎将以及摸金校尉,进行有组织有纪律地发墓行为,凡是瞧着有点规模的陵墓都遭了他的毒手!

    什么王侯将相,什么孝子贤孙,就是你们最喜欢往墓室里塞金银珠宝对吧,那我就笑纳了!

    这些墓主人生前绝不会想到,竟是这些他们到死都放不下的金银与珍宝害得他们最终曝尸荒野!

    曹操靠着发墓得来的庞大军资成为了一代枭雄,正是因为自己起家时干了那样的缺德事,他坚决不让儿女给自己搞丰厚的陪葬,死前叮嘱妻妾们把自己房间里用剩的香都拿去分掉了。

    据说除了薄葬以外,曹操还设置了许多疑冢,让人无从知晓他的尸骨到底埋在哪儿。

    这可全都是凭借老曹自己丰富的发墓经验而琢磨出来的举措啊!

    看来他也很懂盗人者人恒盗之的道理。

    司马迁读完这三个故事,就明白霍善的意图了。他说道:“你想推行薄葬?”

    霍善仰头看司马迁:“薄葬不好吗?”

    司马迁当然不可能说不好,他也是赞同薄葬的,比如劝说孝文皇帝简丧薄葬的人就获得了他的高度赞誉。

    只是刘彻可没他祖父孝文皇帝那么好劝。

    司马迁认真说道:“这样挺好。”

    他便与霍善一起去筛选适合上台演出的俳优,并爽快地应下监督这些人排演的差使。

    第187章

    霍善跟着司马迁挑了一会的人, 注意力就转到了那些会杂技的民间艺人身上,兴致勃勃地让别人表演给他看看,只剩下司马迁在苦哈哈地照着标准选人。

    司马迁挑好人后找霍善看看他满意不满意,霍善才意犹未尽地从一个耍猴人身上收回目光, 他对排戏的新鲜劲已经过去了, 一本正经地对司马迁投以“你办事我放心”的表情,并表示将这件事全权委托给司马迁来督办。

    司马迁:“……”

    他真不是干这个的!

    只是想到这些戏都是有教化意义的, 绝对不是只为了娱乐大众, 所以司马迁还是无奈地应了下来。

    霍善一点都没有自己特别不靠谱的自觉, 将事情统统甩出去以后就兴致盎然地和那只驯化得很好的猴子坐到一块,跟人猴子你一颗我一颗地分果子吃。

    等他小伙伴夙小星来找他玩耍, 就变成两娃一猴排排坐吃果果了。

    耍猴人得了赏钱, 笑呵呵地在一边让自家猴儿陪他们的小太守玩。

    司马迁觉得霍善这小子真是矛盾极了, 有时候感觉他满脑子奇思妙想, 有时候又感觉他真的还只是个天真至极的小娃娃。

    一件事玩几天就抛诸脑后这种特质,也和他的年龄很相符。

    他们这些人能怎么办, 他们当然只能老老实实接盘。

    刘彻很快听人说司马迁安排俳优去排戏的事。

    既然庙会当天就能看到成品,刘彻也没忙着让人去查探霍善和司马迁到底准备了什么戏。

    霍善开心玩耍期间, 霍光也把棉纺班给安排好了, 需要的棉纺工具都已经搬到府衙附近的开班地点。

    霍善听闻此事后邀刘彻一起去欣赏摘下来的棉花,他在棉纺班那边放了满满一仓库,都是拿来给黄道婆当教具用的。

    刘彻对这种大汉本土很罕见的作物也颇为好奇,应邀跟着霍善去棉纺班那边巡看。

    一到地方, 刘彻就见到为首坐着个看起来饱经风霜的老婆婆。

    她脸上满是岁月留给她的皱纹, 但她却有一双非常清明的眼睛和一双十分灵巧的手。

    黄道婆正在教人如何快速处理棉花里的棉籽。

    对于霍善提供的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