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节(2/3)
r> 经霍善这么一敲打,本来有点儿小心思的人也老实了。 不老实不行,不是太守年纪小就好糊弄的,他身边那些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像那个霍光,分明是个毛都没长齐的毛头小子,现在江夏郡那些个豪商巨贾哪个见了他不得腆着脸去套近乎? 还有那个司马迁,上计材料有半点不妥的地方,他扫一眼就给看出来了。 那个苏武也不简单,他负责的是对外事务,当然,这个内外是以郡来分的,路过的使者、官吏以及周围几个郡的客商都被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按照他的说法是,来都来了,怎么都得为江夏郡发展做点微小贡献吧! 众过路人:我们真的只是路过啊! 这套班底本来就很难搞了,更别提他们这位小太守还有个手握兵权的亲爹冠军侯! 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作妖跟作死有什么区别?还是好好跟着太守干吧。 在官民同心的全力配合之下,霍善亲自主持的第一场课吏大会圆满结束。 霍善热情地邀请前来上计的县官尝尝他最近心爱的盘游饭。 这东西当工作餐是非常适合的,大锅把菜做好以后逐一埋进饭盘里,完美地实现了菜饭一体,非常省餐具! 本郡的课吏大会搞定了,府衙要派代表赴京上计,霍善考虑到司马迁他们的家小还在长安,便让司马迁和苏武回京去。 任安等人都劝刘据回京去。 虽然去年几个年纪小的皇子都被扔去封地了,太子之位暂且没人可以动摇,但太子长期在外头待着总归不像话。 听闻陛下最近新宠一位李美人,谁知道她会不会诞下让陛下喜欢的皇子? 太子这位置,从来都不是生得早就坐得稳的。普通人尚且会见异思迁,何况是坐拥整个天下的皇帝? 君不见孝景皇帝对当今陛下偏爱至极,直接把长子刘荣的太子之位给废了! 刘据听了他们的劝说,面上没说什么,私底下却跟霍善嘀咕:父皇才四十出头,正是春秋鼎盛的岁数,他这个太子还得当老久,总不能一直提防着后宫会不会生出会威胁自己太子之位的弟弟吧。 与其回去当个什么都做不了的太子,他觉得还是留在江夏郡这边快活一些。 霍善听到刘据有这样的觉悟,非常赞同地点点头。 没错,他太子叔当太子的日子还长着呢,不用急着回去。 得到了小侄子的支持,刘据就用“不听不听我不听”的态度拒绝了任安他们的提议。 他们种的菠菜刚发芽,他也想尝尝菠菜好不好吃。 还有霍善最近爱念叨的萝卜炖大鹅! 第224章 司马迁和苏武押送着上计材料前往长安, 今年朝廷要求各地上计改成纸质版本,装在木匮里倒是比往年要轻巧许多。 就是司马迁此人办事细致得很,怕半路船翻了弄湿籍册,还早早抄了备份走陆路驿站往北送。 一行人紧赶慢赶, 总算在规定日期内抵达长安。他们都是在长安有家的人, 眼看上计还没正式开始,便先各回各家看望了家小。 还和她们商量着要不要跟着一起去江夏郡。 都说仓廪足而知礼仪, 今年江夏郡的财政目标超额完成, 他们便觉得新一年的目标应当放在教育上面。 这一点, 霍光他们也很赞同,江夏郡建了这么多造纸厂, 要是教育还落后于人未免会沦为笑柄。教育问题是该提上日程了! 因为账面上的余钱足够多, 所以一群年轻人每次凑在一起都是信心满满地展望未来。 别看司马迁年近三十, 实际上到了上计当天各郡国代表一露脸, 司马迁和苏武绝对是其中最年轻的,别的地方派来的人少说也四十起步, 来的全都是老成稳重的官吏! 偏偏还不到三十岁的司马迁,算起来竟是霍善那个府衙班底里最年长的(征调来干活的老吏不算数)。 不知是不是受霍善召开的课吏大会影响, 司马迁和苏武跟人聊天时总是自带讨打气质。 比如什么“有人嫌弃官方徭役征调人手修路太慢, 居然自己掏钱请人把路修好了”。 比如什么“兵役报名人数太多,筛选条件不得不调得很高,府衙当时组织医学生来搞什么入伍体检,没选上的人经常在选拔点嚎啕大哭。”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