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纵使生活困顿至此,杜牧心里还是烧着团团烈火,只恨自己才刚中了进士,还没法在朝中一展拳脚。

    杜牧亲自送霍善回医馆。

    一路上,霍善和他闲聊:“听说你很喜欢《孙子兵法》,是真的吗?”

    聊到自己最爱看的书,杜牧马上来了兴致:“对的,你也看过?”

    霍善骄傲地说道:“当然看过,我识字的时候大人就拿这书教我。”

    杜牧:“……”

    怎么感觉你家大人做事很不靠谱。

    谁家长辈会拿《孙子兵法》给小孩子启蒙啊!

    即使是杜牧这么个《孙子兵法》狂热爱好者,还是觉得这事儿很离谱。

    不靠谱的李时珍四人:正常启蒙孩子他就是不听,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两人你来我往地聊了一路,杜牧惊讶于霍善见识之广博、思维之敏捷,行至医馆门前时忍不住劝道:“你这般聪慧伶俐,与其当个医士,不如读书入仕。”

    唐代读书人是有鄙视链的。

    首先是内部的鄙视,进士科的看不起明经科的。

    据说元稹少年时急于出仕,去考了明经科,后来他去拜访年纪轻轻就与李益齐名的李贺,李贺不客气地说:“你一明经的干嘛来拜访我?”

    其次当然是不管进士还是明经都看不起考医科的。

    总而言之,只有进士科这个独苗苗,才是读书人的心头宝!

    大唐考公之路,以进士科为最优选!

    霍善和杜牧分辨道:“人人都觉得当官好,往后大家都不学医了。倘若再有你弟弟以及你母亲这样的患者,便让他们一辈子忍受病痛折磨吗?”

    杜牧想说若是你能身居高位,能救的就不是这么一个两个了。

    可话到嘴边又想到今日格外欢喜的母亲与弟弟。

    许多人费尽心思跻身仕途,结果一辈子只知蝇营狗苟、终生碌碌无为,怕是连只救“一个两个”的医家都不如。

    面对这么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目光却分外澄澈坚定的半大少年,杜牧终是无言以对,只得敛容叹息:“某不如小友。”

    霍善道:“没什么谁不如谁的,你要是想当官,以后得叫大唐河清海晏、百姓安乐才是正理。”

    杜牧慨然应道:“若有机会一展抱负,某自不会辜负平生所学。”

    霍善点点头,随意地朝他挥了挥手,转身走向已经开始点灯的医馆。

    这个时期的宵禁管制已经十分松弛,他们又住在同坊,杜牧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也并不显形单影只,很快便没入行人与车马之中。

    第309章

    事实上杜牧最近收到个来自前辈的工作邀请, 对方问他要不要一起去江西。

    这位前辈叫沈传师,前头正在当尚书右丞,现在被安排去南边当江西观察使。

    杜牧想到韩愈当初考上进士后也曾给人当幕僚,便觉这工作机会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不过一般而言有人谋得了京官, 都不会再想离开, 许多人考完试后十年八年都等不到缺!

    到了别人幕府中,提不提拔你就全看别人心意了。去了地方上哪里像天子脚下有这么多机会?

    不知多少人挤破头想待在长安。

    杜牧却觉自己有些厌烦长安的风气, 尤其是牛李两党之间的暗流涌动。

    与其待在时刻需要看各方脸色、各方立场来行事的长安, 还不如到地方上凭借自己所学一展拳脚。

    杜牧在夜色中踟蹰良久才归家, 见母亲已经歇下了,他才与自家弟弟秉烛夜谈。

    如今天寒, 路不好走, 所以他想留弟弟和母亲待在长安养病, 这边不少杜氏族人都在, 可以相互照应。等弟弟养好了身体也正好应试,不必跟着他来回折腾。

    杜牧弟弟听兄长终于支持自己去应试, 心里高兴得很。他说道:“哥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娘的。”

    兄弟这边谈得差不多了, 霍善那边却正在看苏轼跳脚。

    “怎么会这么快?你怎么一下子就见到了元稹和杜牧!”

    苏轼对此很是不愤。

    李昂本想说自己可以给他们组个局, 结果苏轼很快开始新一轮的戳心作品大派送——

    艾特嬴政给他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