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101节(4/5)
女教育都付出了均等的重视,一是两性入学学生数量上的平等,二是教育内容的平等,三是妇女在接受教育后所得到的发展是否是能平等地参与社会分工。
虽然现在在“就业”上还有很多隐形歧视仍然存在,比如很多公司、单位在招聘简章上不会标明性别,但女生的简历投递一般都是石沉大海,连给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人事在筛选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领导的指示,只要男生。
还有怀孕休完产假回来,原来的岗位就被顶替或者被调岗降薪,逼着你辞职,还有一些晋升、提拔的通道,女生总会比男生走得更长,就我之前呆过的单位,领导班子五个一溜都是男性,八个中层干部里只有一个女性,还是个封心绝爱、雷厉风行认为“养男人不如养狗”的卷王……若不是如此,恐怕也无法在内部竞聘中脱颖而出。
但与古代比起来,至少我们已经能够从小光明正大地与男性一同学习、在职场上工作,不用盲婚哑嫁,不用被限制出门,不用一生的命运都掌控在父亲甚至是兄长的手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出嫁女》,五个受尽各种压迫剥削的女孩儿相约一起上吊,希望能够挣脱那个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结果她们死后竟然还被家人定了冥婚——就算死也逃离不了被压榨的、痛苦的一生,我看完这个电影做了两天的噩梦,惊醒以后又想哭又毛骨悚然。】
唐,孤零零一个人生活在碧鸡坊的薛涛痴迷地望着仙迹,她自幼聪慧,八岁就能做诗,因多才多艺,她备受中书令韦皋赏识,甚至赏识到让她一个女子帮助他处理一些繁琐的案牍工作。
韦皋任节度使时,还因怜惜薛涛的才华,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这个官职非进士出身的人不能任,从没有一个女子能够担任“校书郎”,但正因她是女子,唐德宗格于旧例,未能准许。
原本韦皋对她的赏识也曾让她自喜,但今日听过了仙迹所言的后辈女子的生活,她才知道自己其实也不过是这灰暗的世道里,一个普通的女子。
但幸好,仙迹来临,为她凿开了一片天!
韦皋原先带她如士,但有一次忤逆了他的决定后,便将她弃如敝屣,那时候她才明白男人们这些“惜才”的背后,仍然保有对她是个女子的轻视,她望着自己身上黯淡灰色道袍,取下剪子来,一把剪得稀烂。
之后,薛涛翻箱倒柜,又找出了自己曾经极其喜爱的石榴红裙,收拾好行李,重新回到熙熙攘攘的浣花溪,她决定了,她要利用自己“女校书”与秀冠蜀中的名气以及“薛涛笺”赚来的钱办一间女校!她要与这些姊妹一起,不再拘泥于男子的赏识,做知晓自强的女子。
【但其实,最让我觉得难过的是,我们还有很多老一辈的女性,封建思想比男人还根深蒂固,我有个邻居,因为当初计生只生了个女儿,所以一直给女儿灌输以后要招赘的思想,后来她女儿谈男朋友,便各种反对旁敲侧击,之后女儿还是不顾反对嫁了人,她又闹着要让女儿生二胎、拼三胎,只为“拿一个男孩跟娘家姓”,认为这样她父亲的香火才不会断绝,以后在村子里不至于抬不起头。
这些话,竟然都是一个母亲说出来的。
而且她好无私,做得这一切,全都不是为了自己。
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真正需要改造与解放的,还有很多成长在畸形三观里的女孩子……只有女性自己觉醒了,我们的声音团结在一起,往后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啊,不说了,门钉肉饼上了!】
各朝的古人们还是不能共情林菱,反而更加共情了那个只生了女儿的妇人,朱元璋就奇怪了:“只有一个女儿,思量着招赘不是很正常么?难不成后人不招赘?”否则女儿外嫁,家里只剩两个老人,没有壮劳力,岂不是要被人欺负死?随后又震惊道:计生?啥意思?不许多生娃儿么?
朱标微微思索,便解释道:“林姑娘的意思只怕是,不论是否招赘,在她的心里,应当都要女孩儿自个愿意,而不是被母亲逼迫,她们似乎特别看重‘自愿’这事儿,不喜欢父母做她们的主。”
朱元璋不吭气,心中却在想:不听父母之言,还忤逆父母……没点规矩!父母岂会害自己的孩子?即便严厉些,不也是为了自己这些龟儿好?他平日对儿女都严,难道就不爱子了吗?
不过对于第二个“生了孩子跟娘家姓”,古人们就无法共情了,这的确是不可能的,夫家怎么可能会同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生的孩子不论男女,那都是夫家的血
虽然现在在“就业”上还有很多隐形歧视仍然存在,比如很多公司、单位在招聘简章上不会标明性别,但女生的简历投递一般都是石沉大海,连给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人事在筛选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领导的指示,只要男生。
还有怀孕休完产假回来,原来的岗位就被顶替或者被调岗降薪,逼着你辞职,还有一些晋升、提拔的通道,女生总会比男生走得更长,就我之前呆过的单位,领导班子五个一溜都是男性,八个中层干部里只有一个女性,还是个封心绝爱、雷厉风行认为“养男人不如养狗”的卷王……若不是如此,恐怕也无法在内部竞聘中脱颖而出。
但与古代比起来,至少我们已经能够从小光明正大地与男性一同学习、在职场上工作,不用盲婚哑嫁,不用被限制出门,不用一生的命运都掌控在父亲甚至是兄长的手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出嫁女》,五个受尽各种压迫剥削的女孩儿相约一起上吊,希望能够挣脱那个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结果她们死后竟然还被家人定了冥婚——就算死也逃离不了被压榨的、痛苦的一生,我看完这个电影做了两天的噩梦,惊醒以后又想哭又毛骨悚然。】
唐,孤零零一个人生活在碧鸡坊的薛涛痴迷地望着仙迹,她自幼聪慧,八岁就能做诗,因多才多艺,她备受中书令韦皋赏识,甚至赏识到让她一个女子帮助他处理一些繁琐的案牍工作。
韦皋任节度使时,还因怜惜薛涛的才华,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这个官职非进士出身的人不能任,从没有一个女子能够担任“校书郎”,但正因她是女子,唐德宗格于旧例,未能准许。
原本韦皋对她的赏识也曾让她自喜,但今日听过了仙迹所言的后辈女子的生活,她才知道自己其实也不过是这灰暗的世道里,一个普通的女子。
但幸好,仙迹来临,为她凿开了一片天!
韦皋原先带她如士,但有一次忤逆了他的决定后,便将她弃如敝屣,那时候她才明白男人们这些“惜才”的背后,仍然保有对她是个女子的轻视,她望着自己身上黯淡灰色道袍,取下剪子来,一把剪得稀烂。
之后,薛涛翻箱倒柜,又找出了自己曾经极其喜爱的石榴红裙,收拾好行李,重新回到熙熙攘攘的浣花溪,她决定了,她要利用自己“女校书”与秀冠蜀中的名气以及“薛涛笺”赚来的钱办一间女校!她要与这些姊妹一起,不再拘泥于男子的赏识,做知晓自强的女子。
【但其实,最让我觉得难过的是,我们还有很多老一辈的女性,封建思想比男人还根深蒂固,我有个邻居,因为当初计生只生了个女儿,所以一直给女儿灌输以后要招赘的思想,后来她女儿谈男朋友,便各种反对旁敲侧击,之后女儿还是不顾反对嫁了人,她又闹着要让女儿生二胎、拼三胎,只为“拿一个男孩跟娘家姓”,认为这样她父亲的香火才不会断绝,以后在村子里不至于抬不起头。
这些话,竟然都是一个母亲说出来的。
而且她好无私,做得这一切,全都不是为了自己。
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真正需要改造与解放的,还有很多成长在畸形三观里的女孩子……只有女性自己觉醒了,我们的声音团结在一起,往后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啊,不说了,门钉肉饼上了!】
各朝的古人们还是不能共情林菱,反而更加共情了那个只生了女儿的妇人,朱元璋就奇怪了:“只有一个女儿,思量着招赘不是很正常么?难不成后人不招赘?”否则女儿外嫁,家里只剩两个老人,没有壮劳力,岂不是要被人欺负死?随后又震惊道:计生?啥意思?不许多生娃儿么?
朱标微微思索,便解释道:“林姑娘的意思只怕是,不论是否招赘,在她的心里,应当都要女孩儿自个愿意,而不是被母亲逼迫,她们似乎特别看重‘自愿’这事儿,不喜欢父母做她们的主。”
朱元璋不吭气,心中却在想:不听父母之言,还忤逆父母……没点规矩!父母岂会害自己的孩子?即便严厉些,不也是为了自己这些龟儿好?他平日对儿女都严,难道就不爱子了吗?
不过对于第二个“生了孩子跟娘家姓”,古人们就无法共情了,这的确是不可能的,夫家怎么可能会同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生的孩子不论男女,那都是夫家的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