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5节(3/3)
;如果以“银钱”抵税,那南方商品经济发达,百姓手中有闲钱,自然民心大悦。
但北方商品经济疲软,百姓手中没闲钱,宁可缴粮或者去白干活,也不想交钱。
当然,他们也并非是真的不想交钱,而是因为是真的没有钱。
这个“钱”不是指他们穷,而是指他们没有银子和铜钱。
正因如此,朱元璋才会想要大力推行宝钞。
只可惜,他的宝钞并没有取得他预期的成果,反而在不断的被百姓抵制。
原本他是想不通的,但这样的不解随着朱高煦那日的‘钱钞法’而被疏通。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向了殿内的一角落。
在那里,有关朱高煦对‘钱钞法’的看法被眷写,更是被朱元璋令人裱着挂了起来。
朱高煦的话,给朱元璋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而眼下宝钞价值不断回升的局面,更是让他眼前豁然开朗。
按照他那孙子的说法,宝钞贬值是因为宝钞发的太多,而朝廷又没有对宝钞定下什么相关的税收政策,导致宝钞只能放在百姓手里,越堆越多,最后面额与价值不相符。
只要让宝钞流通于朝廷与民间,那宝钞的价值就会开始回升,直到人口增长到宝钞价值平稳,那它就会成为一种新的货币。
不得不说,他那孙子对钱钞的脑筋还挺灵活,在这方面自己不如他。
想到这里,朱元璋嘴角略微上翘,不由询问道:“那小子这十天来都在干嘛?”
“那小子……”武官愣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朱元璋在询问朱高煦的事情,因此连忙回应:
“二殿下这段时间在院中练习书法,偶尔也会注解兵书。”
“注解兵书?”朱元璋倒是没想到朱高煦坚持了那么久,所以不免有几分好奇。
“你明日差人去给我取几本他注解的兵书,我闲暇时看看。”
“臣遵命!”武官应下,朱元璋也将话题带回到了苏松二府‘以钞抵税’的政策上。
要说到以钞抵税,其根源还是得说到矿山上,毕竟宝钞的利润没了,那就只能指望矿山了。
“云南的矿山寻的如何,都尽数找出没?”
朱元璋缓缓坐起,将床头的茶水端起来润了润嗓子。
“回陛下,眼下已经找到三座金银矿,六座银矿和十二座铜矿。”
“矿匠们勘察后,认为仅九华山便能出铜钱十余万贯,云南等处铜矿能出上百万贯……”
“其地金银,若是有足够的人力,每岁可向应天府输送金三万两,银六十余万两。”
武官的话让朱元璋手上的动作一顿,显然这数目远超他的预想。
要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宝钞,而是真金白银。
仅云南一地日后出产的金银铜矿,其价值便接近二百万贯,这样的价值让朱元璋呼吸沉重。
但北方商品经济疲软,百姓手中没闲钱,宁可缴粮或者去白干活,也不想交钱。
当然,他们也并非是真的不想交钱,而是因为是真的没有钱。
这个“钱”不是指他们穷,而是指他们没有银子和铜钱。
正因如此,朱元璋才会想要大力推行宝钞。
只可惜,他的宝钞并没有取得他预期的成果,反而在不断的被百姓抵制。
原本他是想不通的,但这样的不解随着朱高煦那日的‘钱钞法’而被疏通。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向了殿内的一角落。
在那里,有关朱高煦对‘钱钞法’的看法被眷写,更是被朱元璋令人裱着挂了起来。
朱高煦的话,给朱元璋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而眼下宝钞价值不断回升的局面,更是让他眼前豁然开朗。
按照他那孙子的说法,宝钞贬值是因为宝钞发的太多,而朝廷又没有对宝钞定下什么相关的税收政策,导致宝钞只能放在百姓手里,越堆越多,最后面额与价值不相符。
只要让宝钞流通于朝廷与民间,那宝钞的价值就会开始回升,直到人口增长到宝钞价值平稳,那它就会成为一种新的货币。
不得不说,他那孙子对钱钞的脑筋还挺灵活,在这方面自己不如他。
想到这里,朱元璋嘴角略微上翘,不由询问道:“那小子这十天来都在干嘛?”
“那小子……”武官愣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朱元璋在询问朱高煦的事情,因此连忙回应:
“二殿下这段时间在院中练习书法,偶尔也会注解兵书。”
“注解兵书?”朱元璋倒是没想到朱高煦坚持了那么久,所以不免有几分好奇。
“你明日差人去给我取几本他注解的兵书,我闲暇时看看。”
“臣遵命!”武官应下,朱元璋也将话题带回到了苏松二府‘以钞抵税’的政策上。
要说到以钞抵税,其根源还是得说到矿山上,毕竟宝钞的利润没了,那就只能指望矿山了。
“云南的矿山寻的如何,都尽数找出没?”
朱元璋缓缓坐起,将床头的茶水端起来润了润嗓子。
“回陛下,眼下已经找到三座金银矿,六座银矿和十二座铜矿。”
“矿匠们勘察后,认为仅九华山便能出铜钱十余万贯,云南等处铜矿能出上百万贯……”
“其地金银,若是有足够的人力,每岁可向应天府输送金三万两,银六十余万两。”
武官的话让朱元璋手上的动作一顿,显然这数目远超他的预想。
要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宝钞,而是真金白银。
仅云南一地日后出产的金银铜矿,其价值便接近二百万贯,这样的价值让朱元璋呼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