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50节(2/3)
仅两天后,苏俄就单方面宣布废除《布列斯特条约》,同时派兵收复了大部分割地,赔款更是不了了之。
至此,条约内容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知道结果的李谕一点都不慌:“新生俄国代表了世界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虽然停战招致了协约国的极大不满,不过以后的世界可能会因此更有意思。”
“但愿吧。”梁启超说。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进来的是张君劢,他抱拳道:“抱歉,打扰任公了。”
梁启超知道一战爆发时张君劢就在欧洲,正好和他聊一聊,“士林(张君劢字)进来坐。”
张君劢身后还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青年。
坐下后,张君劢却不想聊欧洲的事情,指着那个青年说:“任公,这是在下的外甥,叫做徐志摩,一定要让我带他来见您。”
“为什么要见我?”梁启超看了一眼这个清秀的大学生。
“志摩想拜您为师,”张君劢说,立刻多补充几句,“志摩在北大念书,是位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而且有志于求学,人更是极为聪慧。”
梁启超是大忙人,不是很想收徒,于是问道:“孩子,你觉得我一定会收下你吗?”
徐志摩听出梁启超话中婉拒的意思,说道:“梁先生,我觉得您应该收我为徒!”
梁启超问:“那你说说,为什么我应该收下你?”
徐志摩说:“早晨的天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太阳不仅自己发光,还照亮了身边的云朵,让云朵成为彩霞,所以天空才特别美丽。您是太阳,我是云朵,您对我应该也是这样,您收我为徒,用您的才华来教导我,我也就能和您一起让这个世界更加色彩斑斓,所以您这个胸怀天下的人怎么会拒绝让这个世界更加色彩斑斓呢?”
梁启超听了哈哈大笑:“这么说,我要是不收你,就是让这个世界黯淡无光,罪过不小喽。好吧,正好疏才也在,你做个见证,今天我就收徐志摩为徒。”
徐志摩大喜,立马跪下磕了三个头。
张君劢则拿出早已备好的拜师礼,恭敬奉上。
李谕感觉挺有趣:此时13岁的林徽因和14岁的陆小曼都在北京读书,而且距离一点都不远。
第六百三十章 航线
回到家后没几天,段祺瑞又派另一名心腹靳云鹏专门找上李谕。
靳云鹏是段祺瑞“四大金刚”之一,有点斜眼,见到李谕后拱手道:“院士先生,久仰久仰!”
李谕随口回道:“靳将军好。”
靳云鹏开门见山说:“总理让我专门过来与院士先生商量商量飞机航线的事情。”
“段总理的消息很灵通嘛。”李谕说。
靳云鹏说:“几天前,段总理见了美国公使芮恩施,提到您想联合美商成立一家航空公司。您说巧不巧,我们正好也建立了筹办航空事宜处,想着如何推进航空事务。”
李谕确实想联合老美成立这家民营航空公司,仍旧属于无可奈何。民国官场太不稳定,总理总统啥的没几个能坚持一年,地方军阀势力又错综复杂,胃口大还办不了事;等到北伐胜利后,民间资本在四大官僚资本面前更是如同待宰羔羊。
官场深如海,最好和他们不要有太多接触,后来刘鸿生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偌大产业差点被宋子文设计吞掉。
既然不想和官场打交道,就只能选择洋人,以避免未来的覆辙。
李谕说:“原来如此,芮公使或许是从花旗银行获悉,我们正在准备阶段。”
“既然大家都在准备,提前相互通个气,以后能省很多麻烦,您说是不是。”靳云鹏说。
“也好,”李谕想了想,将来北洋政府肯定要对航线进行管理,于是问,“靳将军刚才说的航空事宜处,归军政部管辖,还是交通部管辖?”
靳云鹏一愣,旋即说:“当然隶属在军政部之下。大家有目共睹,欧洲战场上,飞机已经成了不可
至此,条约内容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知道结果的李谕一点都不慌:“新生俄国代表了世界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虽然停战招致了协约国的极大不满,不过以后的世界可能会因此更有意思。”
“但愿吧。”梁启超说。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进来的是张君劢,他抱拳道:“抱歉,打扰任公了。”
梁启超知道一战爆发时张君劢就在欧洲,正好和他聊一聊,“士林(张君劢字)进来坐。”
张君劢身后还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青年。
坐下后,张君劢却不想聊欧洲的事情,指着那个青年说:“任公,这是在下的外甥,叫做徐志摩,一定要让我带他来见您。”
“为什么要见我?”梁启超看了一眼这个清秀的大学生。
“志摩想拜您为师,”张君劢说,立刻多补充几句,“志摩在北大念书,是位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而且有志于求学,人更是极为聪慧。”
梁启超是大忙人,不是很想收徒,于是问道:“孩子,你觉得我一定会收下你吗?”
徐志摩听出梁启超话中婉拒的意思,说道:“梁先生,我觉得您应该收我为徒!”
梁启超问:“那你说说,为什么我应该收下你?”
徐志摩说:“早晨的天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太阳不仅自己发光,还照亮了身边的云朵,让云朵成为彩霞,所以天空才特别美丽。您是太阳,我是云朵,您对我应该也是这样,您收我为徒,用您的才华来教导我,我也就能和您一起让这个世界更加色彩斑斓,所以您这个胸怀天下的人怎么会拒绝让这个世界更加色彩斑斓呢?”
梁启超听了哈哈大笑:“这么说,我要是不收你,就是让这个世界黯淡无光,罪过不小喽。好吧,正好疏才也在,你做个见证,今天我就收徐志摩为徒。”
徐志摩大喜,立马跪下磕了三个头。
张君劢则拿出早已备好的拜师礼,恭敬奉上。
李谕感觉挺有趣:此时13岁的林徽因和14岁的陆小曼都在北京读书,而且距离一点都不远。
第六百三十章 航线
回到家后没几天,段祺瑞又派另一名心腹靳云鹏专门找上李谕。
靳云鹏是段祺瑞“四大金刚”之一,有点斜眼,见到李谕后拱手道:“院士先生,久仰久仰!”
李谕随口回道:“靳将军好。”
靳云鹏开门见山说:“总理让我专门过来与院士先生商量商量飞机航线的事情。”
“段总理的消息很灵通嘛。”李谕说。
靳云鹏说:“几天前,段总理见了美国公使芮恩施,提到您想联合美商成立一家航空公司。您说巧不巧,我们正好也建立了筹办航空事宜处,想着如何推进航空事务。”
李谕确实想联合老美成立这家民营航空公司,仍旧属于无可奈何。民国官场太不稳定,总理总统啥的没几个能坚持一年,地方军阀势力又错综复杂,胃口大还办不了事;等到北伐胜利后,民间资本在四大官僚资本面前更是如同待宰羔羊。
官场深如海,最好和他们不要有太多接触,后来刘鸿生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偌大产业差点被宋子文设计吞掉。
既然不想和官场打交道,就只能选择洋人,以避免未来的覆辙。
李谕说:“原来如此,芮公使或许是从花旗银行获悉,我们正在准备阶段。”
“既然大家都在准备,提前相互通个气,以后能省很多麻烦,您说是不是。”靳云鹏说。
“也好,”李谕想了想,将来北洋政府肯定要对航线进行管理,于是问,“靳将军刚才说的航空事宜处,归军政部管辖,还是交通部管辖?”
靳云鹏一愣,旋即说:“当然隶属在军政部之下。大家有目共睹,欧洲战场上,飞机已经成了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