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4节(1/3)
现在朝廷不让吸血了,收入锐减,万一明年市场再来一次波动,可能就有不少茶商要破产。
因此这些人就纷纷联合起来,希望一起反对新政的实施。
然而田昌却不太想掺和这事。
因为他是汴梁,乃至全国最大的茶商,为了增加客户的黏合度,田家茶铺甚至还有商标。
凡田家茶铺批发出去的茶叶包装上都画有一个图标,方框里一朵嫩绿的茶叶,茶叶的形状像个“十”字,组合起来便是田家茶铺的“田”。
有如此大的名气除非整个大宋没人喝茶了,否则他就不可能倒闭。
所以别人需要靠吸朝廷的血赚更多的钱,他不需要,以往田昌给边境运粮,都是运最多的粮食,拿最多的茶引,虚估多赚的钱,能赚就赚,赚不到也无所谓,他不差这三瓜俩枣。
而且最重要的是田昌深谙一个道理,那就是民不与官斗。
他是江淮人,前段时间听说亳州知州郭承祐嚣张跋扈,盯上了亳州富商张家的唐代名画,就设计把张家弄得家破人亡。还有杭州知州孙沔,直接强抢民女,捏造罪名诬陷富商许明,奸污人家的妻子。
早年间田昌就被李迪整治过,虽然这些年来田昌结交了不少达官贵人,也在太府寺买了个虚职捐官,但和人家真正的高官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因此田昌其实不太情愿为商行的人出头,去顶着官府的压力反对新政的实施。
但现在如果拒绝的话,说不好可能会让全汴梁所有茶商排挤,就算他是最大的茶商也架不住群起而攻。
所以面对众人的询问,他犹豫片刻,只能委婉地说道:“这件事情我还不了解具体情况,容我先去找太府寺王判事问一问。”
太府寺执掌官营茶叶,旗下有交引库、茶库,可以说是茶商们的命脉部门,也是打交道最多的部门。
茶商们都听说田昌与太府寺的官员们交情甚好,一时间喜上眉梢,纷纷感谢。
“就有劳田兄了。”
“田兄若是出面,想必就能一帆风顺。”
“以后田兄但有驱使,我等即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众人纷纷恭维。
而面对他们的吹捧,田昌只是苦笑了一下,用筷子架起了一块肉放进嘴里,往日的美味在这一刻如同嚼蜡。
他哪认识什么顶级高官哦,这次恐怕是无能为力了。
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
世人都以为大宋商贸繁荣,里面官商勾结,暗藏的污秽肯定也是数之不尽。
但实际上这种现象竟然很少,史料记载中反而不多。
因为大宋不仅是商人做生意,官员同样做生意,官员本来就是商人,普通商人哪里斗得过他们?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宋代的官员流动性太大了,保质期也非常短。
比如仁宗朝宰相二十三个,参知政事加上三司使、枢密使等副相、计相、枢相一百多个,平均在任时间基本不超过两年。
像王随去年才上任宰相,到今年还没一年的时间,就已经遭到了以韩琦为首的谏官们群起而攻,不断弹劾。
要不是他运气好,赵骏从天而降,救了他一命,他现在就已经被参倒,在任时间也就八个月,可以说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凉凉。
这种情况下,商人们即便想贿赂官员,拉拢与官员的关系,也往往是关系还没处好,官员就已经调任走了,根本来不及和官员一起同流合污。
所以实际上不是商人们不想勾结朝廷官员,而是维持不了长久关系。
反而各个衙门的吏员成为了商人们拉拢的对象,吏员们的主要收入,也是来自商人们的奉送。
比如茶商们拉拢最多的,就是负责茶引发放的太府寺吏员以及边关安抚使、转运使、制置使司、提举茶盐司负责收纳粮食、清点货物、交割茶引等机构的下属吏员。
茶商交引虚估的价值,也都是这些吏
因此这些人就纷纷联合起来,希望一起反对新政的实施。
然而田昌却不太想掺和这事。
因为他是汴梁,乃至全国最大的茶商,为了增加客户的黏合度,田家茶铺甚至还有商标。
凡田家茶铺批发出去的茶叶包装上都画有一个图标,方框里一朵嫩绿的茶叶,茶叶的形状像个“十”字,组合起来便是田家茶铺的“田”。
有如此大的名气除非整个大宋没人喝茶了,否则他就不可能倒闭。
所以别人需要靠吸朝廷的血赚更多的钱,他不需要,以往田昌给边境运粮,都是运最多的粮食,拿最多的茶引,虚估多赚的钱,能赚就赚,赚不到也无所谓,他不差这三瓜俩枣。
而且最重要的是田昌深谙一个道理,那就是民不与官斗。
他是江淮人,前段时间听说亳州知州郭承祐嚣张跋扈,盯上了亳州富商张家的唐代名画,就设计把张家弄得家破人亡。还有杭州知州孙沔,直接强抢民女,捏造罪名诬陷富商许明,奸污人家的妻子。
早年间田昌就被李迪整治过,虽然这些年来田昌结交了不少达官贵人,也在太府寺买了个虚职捐官,但和人家真正的高官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因此田昌其实不太情愿为商行的人出头,去顶着官府的压力反对新政的实施。
但现在如果拒绝的话,说不好可能会让全汴梁所有茶商排挤,就算他是最大的茶商也架不住群起而攻。
所以面对众人的询问,他犹豫片刻,只能委婉地说道:“这件事情我还不了解具体情况,容我先去找太府寺王判事问一问。”
太府寺执掌官营茶叶,旗下有交引库、茶库,可以说是茶商们的命脉部门,也是打交道最多的部门。
茶商们都听说田昌与太府寺的官员们交情甚好,一时间喜上眉梢,纷纷感谢。
“就有劳田兄了。”
“田兄若是出面,想必就能一帆风顺。”
“以后田兄但有驱使,我等即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众人纷纷恭维。
而面对他们的吹捧,田昌只是苦笑了一下,用筷子架起了一块肉放进嘴里,往日的美味在这一刻如同嚼蜡。
他哪认识什么顶级高官哦,这次恐怕是无能为力了。
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
世人都以为大宋商贸繁荣,里面官商勾结,暗藏的污秽肯定也是数之不尽。
但实际上这种现象竟然很少,史料记载中反而不多。
因为大宋不仅是商人做生意,官员同样做生意,官员本来就是商人,普通商人哪里斗得过他们?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宋代的官员流动性太大了,保质期也非常短。
比如仁宗朝宰相二十三个,参知政事加上三司使、枢密使等副相、计相、枢相一百多个,平均在任时间基本不超过两年。
像王随去年才上任宰相,到今年还没一年的时间,就已经遭到了以韩琦为首的谏官们群起而攻,不断弹劾。
要不是他运气好,赵骏从天而降,救了他一命,他现在就已经被参倒,在任时间也就八个月,可以说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凉凉。
这种情况下,商人们即便想贿赂官员,拉拢与官员的关系,也往往是关系还没处好,官员就已经调任走了,根本来不及和官员一起同流合污。
所以实际上不是商人们不想勾结朝廷官员,而是维持不了长久关系。
反而各个衙门的吏员成为了商人们拉拢的对象,吏员们的主要收入,也是来自商人们的奉送。
比如茶商们拉拢最多的,就是负责茶引发放的太府寺吏员以及边关安抚使、转运使、制置使司、提举茶盐司负责收纳粮食、清点货物、交割茶引等机构的下属吏员。
茶商交引虚估的价值,也都是这些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