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946节(3/5)
调头,安西这边自然发生了连锁反应。
有一说一,缺乏了来自朝廷的支持,即便安西大军再强悍,在这异族密布的域外之地,立足之基都是不牢靠的。虽然朝廷的改革是逐步缓进的,有限的支持还在继续,但停止直接输血是必然的,而这对安西的影响是巨大的,乃至致命的。
过去的这几个月,整个安西上层的气氛,十分凝重,各地驻军都提高了戒备等级,以刘旻为首的安西都督府高层们,就安西当下形势及未来发展,有过数次会议讨论。
他们基本都意识到了,安西已经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接下来的走向,将直接决定安西三十万军民的前途命运。
……
在勉强称得上润物无声的氛围中,一支队伍顺着善缘驿道,自东而西,向郭城走来。
队伍规模不小,粗略一观,得有数百人,着汉服,说汉话,“汉”字旗帜迎风飘扬,大小车辆满载,将坎坷不平的土道填满,这是一支辎重队伍,也是自河西而来的,最后一批官府筹措的军援。
带队的人身份也不低,乃是甘州兵马副指挥使杨福,前河西布政使王明的旧部,这也是他第三次带队押运物资到安西。
自河西至安西,也是遥遥数千里路途,这押运的活计,可一点都不轻松,交通的困难且不提了,还有各种意外与危险,每一趟往返都差不多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春去冬归也不是什么特别让人意外的事情。
唯一值得庆幸的,在押期的设置上相比宽容,否则这些年逾期逃役的吏卒不知凡己。而比起前两次,这一次,杨福的干劲十足,只因为有了明确的通知,等此次押运任务完成,返回甘州后,他这个副指挥使就可以扶正了。
因此,这一趟西行,杨福是格外小心谨慎,生恐出现什么意外,所幸,一路有惊无险,当成功翻阅天山,进入珠海盆地,心情就更为放松了。
郭城已然在望,那碎叶还远吗?碎叶城,基本上朝廷西援物资的终点站。
第464章 甘州杨氏
绵延的山脉就是天然的墙垣,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雪峰是威武的将领,茂密的森林则是雄壮的卫兵,一起拱卫着珠海这颗天神遗落人间的明珠。
珠海盆地东侧山脉,正是雪山密集的区域,巍峨雄峻、高耸夺目雪峰比比皆是,足以让人看花了眼。押送队伍中,有不少第一次踏足安西的官兵,行路之时,也不免东张西望,欣赏着周遭的风景。
对于甘凉出身的人来说,大抵是过了高昌道,翻越天山之后,方有异域之差,感受着一些别样的风土民情。当然,随着数以万计的汉家军民商旅涌入,对这片土地全方位的改造也已开始了。
能由州级官兵直接押运的军需,已属特殊物资,就比如杨福此行携带,便有大量火药、火箭、箭镞、铁矛以及食盐、生铁。
都是好东西,通行天下的硬通货,且大部分产自凉州的工场。作为河西首府,西北边防统治核心之一的凉州城,手工业这些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官商民工坊、工场大量冒出头,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获朝廷批准建立的冶铁、火药、火器工场。
甚至可以说,这些偏重于军事的工场,就是专为支持西征而筹建了,规模大,工匠多,产量也高,朝廷支援安西的各种工匠,就有一部分是从凉州三大场抽调的。
事实上到开宝二十六年为止,除了火炮这等战略武器是由京畿直接调拨之外,其余大部分军需物资都是发自河陇,而凉州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中转站。
同时,既要承担物资生产供馈,还要满足转运功能,河西官、军、民身上的负担自然是一年年加剧,近两年尤甚,即便老王明在任时擅长经营调度,又格外重视防范,河西也到不堪重负的地步了。
如果说陇右那边的弊症,贪官作祟要占很大一部比重,那么河西可以说是纯纯受西征所累,为其出力、流汗、输血了……
州兵马指挥副使,职级可不低了,在大汉军队体系中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中级军官,但在甘州当地,可是排得上号的大人物。
但就是这样的大人物,押运物资这种辅卒做的苦差事,也得亲自上场,还前前后后三次。当然,整个河西官场,数十州县县尉、丞以上军政官员,基本都亲自往安西押运过物资,至少一次,能免此役的,只有州部主官。杨福作为武官,多跑几
有一说一,缺乏了来自朝廷的支持,即便安西大军再强悍,在这异族密布的域外之地,立足之基都是不牢靠的。虽然朝廷的改革是逐步缓进的,有限的支持还在继续,但停止直接输血是必然的,而这对安西的影响是巨大的,乃至致命的。
过去的这几个月,整个安西上层的气氛,十分凝重,各地驻军都提高了戒备等级,以刘旻为首的安西都督府高层们,就安西当下形势及未来发展,有过数次会议讨论。
他们基本都意识到了,安西已经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接下来的走向,将直接决定安西三十万军民的前途命运。
……
在勉强称得上润物无声的氛围中,一支队伍顺着善缘驿道,自东而西,向郭城走来。
队伍规模不小,粗略一观,得有数百人,着汉服,说汉话,“汉”字旗帜迎风飘扬,大小车辆满载,将坎坷不平的土道填满,这是一支辎重队伍,也是自河西而来的,最后一批官府筹措的军援。
带队的人身份也不低,乃是甘州兵马副指挥使杨福,前河西布政使王明的旧部,这也是他第三次带队押运物资到安西。
自河西至安西,也是遥遥数千里路途,这押运的活计,可一点都不轻松,交通的困难且不提了,还有各种意外与危险,每一趟往返都差不多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春去冬归也不是什么特别让人意外的事情。
唯一值得庆幸的,在押期的设置上相比宽容,否则这些年逾期逃役的吏卒不知凡己。而比起前两次,这一次,杨福的干劲十足,只因为有了明确的通知,等此次押运任务完成,返回甘州后,他这个副指挥使就可以扶正了。
因此,这一趟西行,杨福是格外小心谨慎,生恐出现什么意外,所幸,一路有惊无险,当成功翻阅天山,进入珠海盆地,心情就更为放松了。
郭城已然在望,那碎叶还远吗?碎叶城,基本上朝廷西援物资的终点站。
第464章 甘州杨氏
绵延的山脉就是天然的墙垣,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雪峰是威武的将领,茂密的森林则是雄壮的卫兵,一起拱卫着珠海这颗天神遗落人间的明珠。
珠海盆地东侧山脉,正是雪山密集的区域,巍峨雄峻、高耸夺目雪峰比比皆是,足以让人看花了眼。押送队伍中,有不少第一次踏足安西的官兵,行路之时,也不免东张西望,欣赏着周遭的风景。
对于甘凉出身的人来说,大抵是过了高昌道,翻越天山之后,方有异域之差,感受着一些别样的风土民情。当然,随着数以万计的汉家军民商旅涌入,对这片土地全方位的改造也已开始了。
能由州级官兵直接押运的军需,已属特殊物资,就比如杨福此行携带,便有大量火药、火箭、箭镞、铁矛以及食盐、生铁。
都是好东西,通行天下的硬通货,且大部分产自凉州的工场。作为河西首府,西北边防统治核心之一的凉州城,手工业这些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官商民工坊、工场大量冒出头,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获朝廷批准建立的冶铁、火药、火器工场。
甚至可以说,这些偏重于军事的工场,就是专为支持西征而筹建了,规模大,工匠多,产量也高,朝廷支援安西的各种工匠,就有一部分是从凉州三大场抽调的。
事实上到开宝二十六年为止,除了火炮这等战略武器是由京畿直接调拨之外,其余大部分军需物资都是发自河陇,而凉州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中转站。
同时,既要承担物资生产供馈,还要满足转运功能,河西官、军、民身上的负担自然是一年年加剧,近两年尤甚,即便老王明在任时擅长经营调度,又格外重视防范,河西也到不堪重负的地步了。
如果说陇右那边的弊症,贪官作祟要占很大一部比重,那么河西可以说是纯纯受西征所累,为其出力、流汗、输血了……
州兵马指挥副使,职级可不低了,在大汉军队体系中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中级军官,但在甘州当地,可是排得上号的大人物。
但就是这样的大人物,押运物资这种辅卒做的苦差事,也得亲自上场,还前前后后三次。当然,整个河西官场,数十州县县尉、丞以上军政官员,基本都亲自往安西押运过物资,至少一次,能免此役的,只有州部主官。杨福作为武官,多跑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